试论中等职业教育网络课程设计中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摘要]:作者结合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和网络学习的特点阐述培养学生自控能力的必要性,并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就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实现自主学习的手段,做了有益的探索。[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互联网网络教学网络课程学习自控能力一、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和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传递信息、充分利用信息的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在一些国家的政府、商界、家庭从互联网中获益之时,我国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互联网作为一种教育工具的巨大潜力。然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新的教育工具的巨大潜力?我们对互联网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学习理论研究还相对较少。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工具,在这种教育方式中自主学习将取代被动灌输学习而占据主导地位。互联网作为教育工具的优势早已被国外一些专家们认识。Foman指出,像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能增强学生怎么学、何时学、在哪里学的自主权,而且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的学习资源。有报道指出,学生使用计算机学习会发现学习不再是沉闷的,而是更加迫切地参与和投入学习和讨论中,他们的思维更活跃,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我们的教育以育人为本,把所有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作为最终目的。有研究表明,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别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些发展上的个体差别大多是因为缺乏适合每个学生发展都需要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互联网可以为师生提供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可以使因材施教变得切实可行,从而减少学生的个体差别。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推广,互联网将在我国教育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二、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要求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正是依赖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生1在使用网络课程学习时,无法回避互联网这一技术平台,然而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独有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他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诸多方便与乐趣的同时,身心也正受网络负面效应的影响。网络学习崇尚学习者主体的自主学习,但在网络学习中,师生时空分离,没有了教师对学生面对面地实时监控或权威辐射,学习变得没有监控,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意识和自控力难以保持,对学生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往往是最大的问题所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厌学情绪重,学习不是为了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为了混一张毕业文凭,且由于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期,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均未成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极易被外部环境左右,更经不起外界的诱惑;网络中有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学生成长的东西,如暴力、色情的内容,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果我们不加控制和引导,不强化网络文明道德和自律的教育,学生的宝贵时光就会被网络暴力、色情、游戏、聊天等夺走。少数青少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歧途。这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极不愿意看到的。网络学习环境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较低,这将制约网络教学目标的实现,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三、学生自控能力、学习控制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课程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我们无法回避这一事实。如何使学生用好互联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网络课程,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关键是根据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属于非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事例说明,许多人有事业成就,往往不是由于他们的智力超常,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除自控能力外,还包括理想、信念、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心理要素,它们是人的一个内在的、多功能的动力系统。如果这个动力系统是健全的、完善的,它就可以产生不断的内在的力量,促使智力充分发挥,并提高活动的积极性、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