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好一年级音乐课课堂纪律内容提要:小学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小学环境既好奇又感到陌生、学习,生活很不适应。在这特殊的“转折期”里,如何管好一年级音乐课课堂纪律,我认为要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关键词:组织教学兴趣情感亲切语言引学我参加音乐教学工作有十四个年头了,一到六年级的音乐课我都教过。但回顾这些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年级的音乐课是比较难上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小学环境既好奇又感到陌生、学习,生活很不适应。特别是在音乐课上,一周每个班才安排两节音乐课,班级人数又多,每班学生有80人左右。因此,学生自控能力弱,课堂纪律差几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何管好一年级音乐课课堂纪律,让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习实践中我简单将自己的收获总结如下:一、认真抓好组织教学是关键1、强化音乐常规训练。音乐课与其它学科常规训练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不同点在于对学生进行站、立、坐、进出教室等课堂常规训练要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练习。如: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坐下后听音乐拍手,安定学生的情绪;听上行的音阶表示起立上课,通过师生问好歌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同时达到融洽师生感情的目的;用简短的音乐或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儿歌,让学生安静坐好。充分体现出语言、动作以及课堂活动的音乐性,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在充满音乐氛围的常规训练中逐渐形成。一但习惯形成了,教师上起课来就轻松多了。2、相互转换规律来组织教学。一年级新生注意很不稳定断定、持久,也容易分散。他们入学后,除体育课外,,所有课程都要求他们在“静态”中去接受,。如果音乐课一上课就教歌曲,讲乐理,不仅不会引起新生的兴趣,而且有可能会使他们对学习音乐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注意的规律,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我主要是将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不时地掺入。在教第二乐理知识——音的长短后,我让学生玩游戏〈〈动物园〉〉,叫学生动口说一说,动手拍一拍。在教师讲解,学生记忆歌词后,学生有些坐不住了,我就让学生在座位上伴随音乐做徒手操;手前伸,转转;手背后,摇摇;手上举,摆摆等。这样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动静结合,使学生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让他们在欢快愉悦中度过漫长的40分钟,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要求。二、激发兴趣,投入情感在音乐课堂上,学生的不遵守纪律是其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自制力差外,便是他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没有兴趣便不能专心,不能踏实,就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如此看来,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如在学习渐强、渐弱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一组马车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图片,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图片配音,由此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学生选用了双响筒、圆舞板,在马车驶远时打击乐器的声音越来越轻,在马车驶近时打击乐器的声音越来越响。之后我请学生上黑板用符号来表示。学生用了→←等符号表示,这时我再出示渐强和渐弱两个记号,让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新的知识。像这样用画面、游戏创设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音乐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课堂上音乐课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要想让孩子们终身受益,就应该跳出只掌握课本内容的框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巧妙的学习方法。努力做到通过音乐课的学习,陶冶人的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和追求。例如:“个人才艺展示”是我的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在音乐课上,让同学们进行独立或合作性的表演。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越来越喜爱上音乐课了。我深知,那是因为他们从常规性的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这就为兴趣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