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课程标准探究的主要问题1、二战后两极格局确立的原因、过程2、“冷战”的含义、表现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的表现4、“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的实力和地位急剧提高。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西欧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的实力和地位急剧提高。3、美苏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一)(一)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确立了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初步形成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二)(二)最终形成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三、两极格局的对抗方式(冷战)(一)(一)冷战的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三、两极格局的对抗方式(冷战)(二)(二)冷战的表现政治: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经济:“马歇尔计划”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政治: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经济: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对峙格局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德国分裂(一)(一)表现一九六一年修筑的柏林墙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948年8月,美国扶植朝鲜半岛南部建立大韩民国。9月,苏联扶植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德国分裂2、朝鲜分裂(一)(一)表现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7月,朝鲜停战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1、德国分裂2、朝鲜分裂3、朝鲜战争(一)(一)表现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1973年,美军被迫撤出越南。1、德国分裂2、朝鲜分裂3、朝鲜战争4、越南战争(一)(一)表现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德国分裂2、朝鲜分裂3、朝鲜战争4、越南战争5、古巴导弹危机该事件说明,美苏的争夺由欧洲、亚洲扩展到美洲。危机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说明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双方对待战争态度谨慎,谁也不敢轻易动武。最终苏联撤走导弹,这说明优势在美国。(一)(一)表现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二)影响1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A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B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CC、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DD、干涉别国内政、干涉别国内政2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A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B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帮助欧洲经济复兴C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D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33、“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AA、帮助欧洲各国复兴经、帮助欧洲各国复兴经济济BB、美国借此进行资本输出、美国借此进行资本输出CC、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秩、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秩序序DD、以经济手段控制受援国,建立美国的霸权、以经济手段控制受援国,建立美国的霸权4、美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的目的是(4、美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的目的是())AA、遏制苏、遏制苏联联BB、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维护资本主义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