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理解词汇等品读方法来有感情地朗读。2、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表演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3、理解课文,感悟道理,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有敢于亲自尝试的精神。教学重点:1、理清人物关系,理解课文大意,感悟“凡事都是要想一想、试一试”的道理。2、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理解词汇等品读的方法来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手段:1、动物版画2、多媒体幻灯片3、葡萄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激起兴趣1、师: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生字词,初读了课文,知道这是个既有趣又有教育的童话故事!学习了课文,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受到很多的教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一遍,好吗?(生:认真齐读课文。)【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要学会认真齐读课文。】2、师:课文共讲了几只小动物呢?(4只)(师贴动物版画)3、那他们谁说过葡萄是酸的呢?(狐狸、小兔子、小松鼠。)4、(师板移这三只小动物)小猴子呢?(说葡萄是甜的。)5、师:哦!甜的。(板移画)【设计意图:通过贴移动版画的教学方法,不但能让低年级学生更清楚课文中这四个小动物的关系,了解了故事大意;而且激起了低年级学生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三、抓住关键语句,品读小狐狸。1、师:谁是第一个发现葡萄的呢?(生:狐狸)2、演示小狐狸摘葡萄的动漫3、师:狐狸想不想吃呢?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生找出句子,齐读。(出示句子: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4、师: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受到狐狸很想吃葡萄的呢?(转来转去,跳起来)应该怎么读?5、指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出句子中小狐狸吃不到葡萄的着急心情。6、师:这时,忙乎了半天都没有摘到葡萄的狐狸,他是怎么说的?(出示CAI:狐狸的说的动作和那句话: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7、师:狐狸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你想怎么读呢?8、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把自己体会的心情读入句子中。9、、小结:读书就应该像你们刚才那样把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读好来!【设计意图:①、看动漫,能更好地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更直接地进入到狐狸摘葡萄这一情节中去。②、找句子、关键词语,就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如何在课文中找关键语句,以及培养低年级学生如何有感情地朗读句子。③、简谈体会,就是要培养低年级学生品读句子的方法,体会有感情朗读的乐趣。】四、理解重点词汇,品读小猴子。1、师:谁最先发现葡萄是甜的呢?(小猴子)课文哪句话写到了小猴子摘到了葡萄的呢?2、出示句子:“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紫红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3、师:哪个词最让你感受到小猴子爬上葡萄架的心情?(迫不及待)4、(出示:葡萄)调动起学生急着吃的心情和动作,体会“迫不及待”5、指导学生带着这样的心情来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朗读形式要多样)【设计意图:实物的出现,能实实在在地激起孩子想吃的欲望,能更好地体会小猴子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学会品读句子的方法。】6、知识延伸: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口头造句的能力。】7、(看小猴子吃葡萄的动画)句子: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8、师:小猴子怎样吃葡萄的呢?(大口大口地吃)9、联系生活,让学生回味以前“大口大口”地吃东西的情景,体会“大口大口”地吃时的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手段,让低年级学生去细细品味理解“迫不及待、大口大口”这两个词,不但积累了词汇,而且让孩子明白有感情朗读句子另一种方法——联系生活,理解重点词语。】五、体会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心理变化1、师:看到小猴子吃得这么甜,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忍不住了,尝了一颗,怎样?(啊,真甜!)2、(板画:甜)他们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发现呢?你从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中知道的呢?(指名读第2、3自然段)3、师:小兔子和小松鼠相信了狐狸的话,那小猴子相信他们的话吗?那小猴子是怎么说的呢?4、分角色表演朗读他们三个的对话。5、师:小松鼠和小兔子这种随便听信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