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让传统文化在笔尖流淌2VIP免费

让传统文化在笔尖流淌2_第1页
1/3
让传统文化在笔尖流淌2_第2页
2/3
让传统文化在笔尖流淌2_第3页
3/3
让传统文化在笔尖流淌镇江市媒体式案例评比教案--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符文豹一、案例提出的背景在工作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书写潦草、马虎。在与他们交流时,我发现部分同学们纯粹是为了贪图速度,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目的,但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只要会电脑打字就行了,书写规范、整洁已不是那么重要了。一次,在校内德育教研活动中,我校一位教师执教了一节五年级的品社课《千年不衰的汉字》在课堂中,她重点讲了汉字的演变,而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则一笔带过。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对写好汉字的意义,53.5%的同学认为这是父母和老师要我写好的,36.3%的学生认为写好字可以在评语上打“优”,感到光荣,10.2%的同学认为写一手好字为长大工作能有一些帮助,没有一个同学认为写好汉字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何九盈教授认为:汉字是华夏文明的根,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而学生对汉字缺乏必要的了解,没有体验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没有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决定通过“汉字”这一学生再也熟悉不过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明的光辉灿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能够增强学生将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案例实施的过程我们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1)通过班队会和品社课的专题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古老灿烂的文化。(2)通过“读传统经典,扬民族精神”演讲、征文活动,进一步激发同学们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3)通过剪纸、刺绣等手工制作、书法比赛和民间艺术表演,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愉悦的接受并主动传承传统文化。在课堂教育中,在执教《千年不衰的汉字》这课时,我就将写好汉字与传承中华文化有机整合,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阶段(一)课前准备阶段。我要求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汉字起源、汉字历史、书法名家及作品。(二)课堂教育阶段。我分成游戏导入、追寻汉字的起源、探究汉字的演变、体会民族文字的奇特、体验汉字的魅力、感悟汉字的内涵、情感升华六个部分。(三)课后调研反馈阶段。调查学生的变化,反思总结教育的成效。在情感升华部分,我出示了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让学生欣赏:同学们: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标,你们看,它像什么?生:老师,它像一个在跑动的人。生:老师,它像一个“文化”的“文”字。师:的确,它既想一个跑动的人,又像一个“文,”实际是一个“北京”的“京”,寓意着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人文奥运”。同学们听了,舒心地笑了:“汉字真有趣,意蕴丰富,充满魅力”。接着我话锋一转,刚才有许多同学说它像个“人”字,是啊,看着这枚“中国印”,我们眼前浮现出一位黄皮肤、红衣服、像风一样的年轻飞人,谁呀?---刘翔,虽然因伤病,他退出北京奥运百米跨栏的决赛,但他不放弃,不气馁,不断超越自己,奋勇向前,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永不言败。在古文字的历史长河里,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契形文字,它们与汉字一样,曾经也有过光辉灿烂的历史,但逐渐就消逝了,成了现在谁也读不懂的“天书”。唯有汉字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不断发展。你听了老师的介绍,有些什么想法吗?顿时,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一下就被点燃了:“老师,我感到很自豪,因为全世界只有我们汉字,不但最古老,而且几千年来一直流传下来,现在还在使用。”“老师,我们也要像祖先一样写好汉字,并把它发扬光大”。师:是啊,就让我们从写好每一个汉字开始,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此时,老师不由得想起一首歌(播放《中国娃》)歌曲。此时,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已被点燃。开始是几个人小声的跟着唱,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歌声仿佛成了同学们的共同心愿。三、案例实施的感悟1、教育要寻找与现实的结合点。传统文化教育怎样有效落实?我们认为,要将教育的主题蕴藏于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之中。选取的切入点要小、要细、要实,要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把教育外显为形象,内化为素质。本次活动,我们以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让传统文化在笔尖流淌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