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结合教育教学谈谈”以人为本“VIP免费

结合教育教学谈谈”以人为本“_第1页
1/2
结合教育教学谈谈”以人为本“_第2页
2/2
结合教育教学谈谈“以人为本”时下,“以人为本”是个很时髦的口号了,几乎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提法,并且针对各行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外延。只是这个“以人为本”的内涵尚且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和界定,故而,“以人为本”,在我看来,还只是停留在口号的阶段,远没有落实在具体。笔者身处于教育行业,对教育行业的现状有诸多的了解,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以人为本”在教育行业是出现得比较早的提法,然而也是落实的很差的,或者说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距离“以人为本”还有很大的差距。教育,从其目的到过程,本来是最应该也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人的发展的,这和“以人为本”的宗旨从根本上是吻合的。但在目前的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的所作所为却和“以人为本”的宗旨是相去甚远的,有很多时候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教育的目的之首要的一条:培养健全的人格。没有健全的人格,谈不上“以人为本”。但这一条首要的目的,在当今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看不到的,即使偶有提到,也是泛泛而谈,根本没有任何的具体落实。健全人格的缺失,直接造成的就是“人”的缺失,那么培养造就的就不是“人”,而是别的什么,比如“奴隶”或“奴才”,再可能就是读书的机器,或者是考试的机器。缺失了真正意义上的“人”,自然就谈不上“以人为本”了。当今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使得“以人为本”只能成为了一个口号,而不能具体落实。人文教育的缺失首要的就表现在公民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公民教育在实践领域的缺失。谈到人文教育,很多从事教育的人都会侃侃而谈,从理论到理论,但没有实践,没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没有实践活动,一切理论都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当今的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成分仍然只是口号,只是理论的原因。没有实践,没有具体到可以操作的公民教育,人文教育只能是空的,是苍白的。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说“以人为本”,但有谁知道“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外延呢?因为他们缺失了这一理论的实践机会。当今教育中的目的论,尤其是一种短视的目的论,极大地损害了“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推行与实施。目的论者往往都是这样一种逻辑:孩子进个好幼儿园,是为了进个好的小学,然后是为了进个好的初中,然后是为了进个好的高中,然后是为了进个好大学,然后是为了有个好的工作。至于其他的目的都得让位于这样一个逻辑链条。这样一种短视的逻辑,极大地扭曲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使得教育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个的学习机器与考试机器,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社会公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健全人格的人。在当今中国,这样的一种目的论是甚嚣尘上的,是社会各界都有的,而且有着顽强的民众基础,在这样的情形下,谈“以人为本”,谈教育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是为了培养健全独立的人格,是没有市场的。这些教育本原的目的,往往就成了一种时髦,成了一种口号。总之,在目前的形势下,要想做到“以人为本”还需大大的努力,还有很多切实的工作要做,还有待社会各界在思想层面上发生改变,还有待教育目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正推行。同时,个人还认为,“以人为本”这一理论还需在内涵与外延上得到更多的深化与发展,还需要得到更为准确或者说更为符合“人”的阐释。然而这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与检验。因此,教育的实践或实践的教育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大力地推广,只有这样,“以人为本”才能从口号而转变为身体力行的教育宗旨。2012年7月31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结合教育教学谈谈”以人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