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无私奉献事迹材料**同志就职于XX县区农业局勐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自从**年由版纳州农校毕业分配到勐海乡农科站任技术员,**同志便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94年**同志兼任桑蚕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年任农科站站长,**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XX年任勐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20XX年任主任,现任勐海镇农业党支部书记。多年来,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各级领导及同志们的关怀支持下,在专家教授们的热心指导和帮助下,**同志一步一步走向成熟,逐步提高了服务“三农”的本领和意识,坚定了扎根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信念和决心。20XX年她毕业于省农业大学成教学院农学专科组;20XX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自学考试热作本科班;20XX年获高级农艺师职称。20XX年7月被聘为XX县区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科技特派员。工作二十余年来,**同志兢兢业业,克已奉公,成为了全县突出的农业科技骨干,在为全县科技特派员队伍争光添采的同时,也不断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群众实现致富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爱岗敬业,服务三农在看似平常的二十年工作生涯中,**同志曾无数次经历过基层技术工作者的艰辛和困苦,也受过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和无助。受聘为县科技特派员后,**同志具体负责勐海镇的解“学科技难”任务。解“学科技难”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她更深刻的感受到了科普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XX年全县发生大牲畜重大疫情期间,勐海镇勐翁村委会翁囡村小组的一头价值1200元的病亡黄牛,被景竜的一屠宰户以200元买走。为了查明病亡黄牛病情及去向,深夜九点,在勐海镇副镇长打些同志的率领下,**同志一行驱车赶往翁囡。因沿途追查运输死牛的可疑车辆未果,到了村寨后,一行人分头入户调查了解情况,终于得知该死亡黄牛为岩宰伦准备贺新房,从勐遮曼燕市场购入,两日前无明显原因死亡。虽反复劝说,但对死牛的去向和用途岩宰伦却绝口不提。农户的不配合第1页共4页给工作调查工作增加了难度,这时,**同志急中生智,说道:“假如这头牛是感染口蹄疫病致死的,就绝对不能食用,如果屠夫将病牛肉拿到市场乱卖,被500个人买回家,至少有1500人食用到病牛肉,口蹄疫属人畜共患病,假如传染到每个人而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是不可估计的,谁能承担得起后果。”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农户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即拿起电话与买主取得了联系。得知病牛去向一行人连夜赶回勐海,说服并陪同买主将病牛拉回翁囡深埋,直至拂晓才使事情得以全面解决,休息了片刻,**同志又赶往了办公室。由于**同志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工作作风,一场潜在的口蹄疫疫情得以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护。类似的情况**同志不胜枚举,每次她都笑笑说习以为常了。二、无私奉献,率先垂范涉农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为使实劲、用实招、求实效,扎实开展以“服务基层服务农民”为主线的实践行动,努力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同志带领着中心24名技术员和12名党员同志,紧紧围绕增产增收和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民就业本领,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光如梭,**同志二十年如一日,始终战斗在农村农业工作的第一线,不曾请过一天公休假,特别是任科技特派员期间,她更是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日日奔波在田间地头,白天下田地,晚上开动员会,五天正常工作日外加双休日,终日忙碌,人人都称她具有“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精神。每年的农忙与秋收时节,在别人享受“五一”和“十一”假期、游乐山水的时刻,**同志和同事们却总在田间地头或村寨农户家中孜孜不倦的开展工作。作为母亲她总是觉得对家庭照顾的太少,对女儿关心不够,女儿的心愿和请求总是希望妈妈每天接送自己上幼儿园。而她的心愿是像许多公务员们一样求个正常上下班,但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多年来一直无法做到。女儿每次生病她总是在开会、出差或召开培训会等,日间从未带过七岁的女儿上医院,去年第2页共4页冬天的一个夜晚,由于工作繁忙未能带女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