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一演”演讲稿白云区第五小学黄美荣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白云五小的黄美荣,很荣幸与大家交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语文是终身受益的学科,学好语文就犹如拨开荆棘,寻找到一条广阔之路。引领孩子走进文学的殿堂,探索文化,就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教材。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来进行研说。一、说课标单元目标依据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求,下面我就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层次来简单谈一谈小学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会认53个生字,会写50个生字。(二)能力目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主动与别人交谈,简短复述故事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进行写话。(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理解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所阐述的道理;有收集成语的兴趣。二、说教材(一)教材编排体例与内容结构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教材编写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了教材的整合性。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以第四组为例本组教材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成语的形式编写识字课,使学生认识了成语的特点,接着,编排了成语故事《坐井观天》告诉学生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阐述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重结果,轻过程;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告诉学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善于动脑筋;在语文园地里,“我会读”安排了有趣的故事《骑驴》;“口语交际”安排讨论《骑驴》短文中的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整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如78页课后练习让学生朗读课文,再演一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读读比比”让学生在对比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65页让学生在读中既积累了语言,又体会到了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1)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材中的导语、课文练习或语文园地,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非常亲切、自然。如在《坐井观天》文后学习伙伴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这样设计,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并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2)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在每个语文园地里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和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中的一些规律。如“语文园地四”中,让学生和学习伙伴一起去发现形声字的特点。(3)展示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如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让学生展示课外积累的字词,展示讲故事的本领等等。6、教材内容具有开发性和弹性。规定识字量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选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鼓励学生独立阅读。三、说建议(一)教学建议1、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师生向和谐、民主、平等、互动的关系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在引导写字时,我常常说:“老师需要你们教教我呢,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字该怎么写才漂亮吗?怎样的笔顺才是正确的?”这样,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更乐于去学习。2、以读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