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年度科学工作总结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协的有力指导下,全市各级科协组织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按照“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拉高标杆、知行合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进美丽富裕幸福新余姚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市科协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年度优秀组织单位”,荣获“XX省科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一、着力发挥自身优势,助推创新驱动发展1.强化高端智力引领,引智融智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大建站力度。在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和宁波兴达炭业有限公司新建了xx市级院士工作站(其中1家为澳大利亚籍院士工作站),全市院士工作站累计达到6家,5个合作项目产值达6525万元,4家院士工作站顺利通过绩效评估。为扩大高端智力的服务范围,并为建立院士工作站奠定基础,着手开展了知名专家工作站建设的调研工作。二是做好引智工作。特邀另1名澳大利亚籍院士来我市筹建院士工作站,已初步达成建站意向;联络1名姚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来我市寻求合作项目,邀请在英国、德国的中国博士、硕士来“千人计划”产业园发展;带领建站企业负责人拜访阮雪榆、陈亚珠、窦士学等院士,深化建站企业与院士及团队的项目合作关系。企业引智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如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在成立与哈工大合作的特种陶瓷联合研究所的同时引进了2名博士,宁波鑫高益磁材有限公司引进了1名博士,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的引进海智项目列入xx市科协“海智计划”项目。三是组织产业对接。面向市重点骨干企业,征集到9项技术难题,精心组织院士专家余姚行活动,召开“张齐生院士工作团队与余姚竹产业对接工作座谈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雷霁霖院士来宁波明凤渔业有限公司养殖场指导,为我市竹产业和甲鱼产业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由科协副主席姚力军博士牵头,邀请“千人计划”专家来我市参加联谊活动,通过活动,引进项目30余个,推动了我市企业的创新发展。第1页共11页2.坚持科技社团推动,学会能力得到新提升。一是调整学会(协会)门类结构。在对25家学会(协会)进行调研指导的基础上,新组建了塑料新材料学会,筹建农机学会,淘汰1家长期不发挥作用的学会。二是建设学术交流平台。特邀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殷醒民教授来我市作专题报告,会员与专家进行了交流;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技术”、“pm2.5解析与防治对策探讨”等7项重点学术活动,其中市医学会的“乳腺疾病的防治”列入xx市科协“天一论坛”学术活动项目。三是提高论文质量。从72篇自然科学论文中选送7篇参加xx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获奖4个,获奖个数为历年来最多;市水利学会选送的22篇论文被国家级刊物《水利水电科技进展》出版发行。四是开展科技服务。针对禽流感疫情,市畜牧兽医学会等学会(协会)积极开展专题培训、宣传和上门服务等工作。在因“菲特”台风引起的洪涝灾害发生后,市质量标准计量协会积极组织力量开展电梯设备等维修和鉴定工作;市医学会等市级学会(协会)组织开展了义诊、技术指导等多种服务。结合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市林特学会等积极开展森林、生态等知识普及教育。3.加强企业科协支撑,技术创新取得新成效。一是狠抓企业科协整顿。新建了7家、淘汰了6家企业科协,全市企业科协达到31家,整体质量和档次有了提高。二是激发企业科协活力。企业科协会员撰写科技论文80余篇,提出合理化建议346条,许多建议被企业领导采纳。宁波金和新材料有限公司科协、宁波大华电器有限公司科协等一批企业科协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在抗洪救灾中组织科技人员抢修设备,为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赢得了时间;帅康集团科协等结合企业科技创新,举行了“讲理想、比贡献,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演讲比赛,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三是推动科技进步。许多企业科协围绕企业创新发展,成立了科技攻关团队,如华鑫化纤公司科协专门成立了技术攻关队和7个相关项目组,获得了1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宁波科博特钴镍有限公司科协申报的学术项目被列为xx市科协年度重点创新项目。4.深化科技帮扶行动,惠农兴村实现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