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结果导入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晏子使楚的结果是—【板书:尊重】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1、师: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这句话也一样,你读了以后想到了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之前是怎么样的?出示句子:2、交流后板书:侮辱3、师:俗话说“学贵在疑”,读了以后,老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侮辱会变尊重?谁能简单的说说?1、在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来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自由说,指名说。师:这样,长长的一篇文章就读短了。但要真正理解课文,咱们还得好好研究研究。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4、请同学们用“——”划出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句子。三、研读第一次“侮辱”师:第一次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的?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用你自己的话来讲讲?生: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板书:钻狗洞师:那五尺是多高呢?师:我们可以估算一下。先考考大家,通常古代说一个成年男子的身高是几尺?生:我听说过“七尺男儿”这个词,可能古代说一个成年男子的身高就是7尺吧!生:估计古代人长得不如现代人高,算他个1.70米吧!那1尺就是1.70÷7≈0.24米,5尺也就1.20米左右。师:很捧!你们能比划一下5尺有多高吗?(生比划)你现在想说些什么?生:这么矮,太侮辱人了!楚王真是欺人太甚!四、晏子的反击1、师:是啊,楚王真是欺人太甚了。咱们看看,晏子面对这样的侮辱是怎么回击楚王的。(生读)但是老师觉得读的太平淡了,谁能体会体会晏子当时的心情和场面,给他的心情加个修饰语,来读一读。2、师:我们把“看了看”去掉,你觉得晏子在说话前会怎么想?预设:生1、晏子心里想:楚王怎么这样啊,接待我居然让我钻狗洞,楚王怎么这样啊?太不象话了。师:谁还有不同的想法?晏子还会怎么想?生2:晏子会想:楚王让我钻狗洞,这不分明骂我是狗吗?我千里迢迢到这里,叫我钻狗洞,分明就是骂我们国家的人是狗啊。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再思考一下,为什么晏子是“看了看说”,而不是“想了想说”?这是为什么呢?生:晏子看了看,就说明晏子的思维敏捷,如果想想了说,那需要一些时间,而看了看就说,说明晏子非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在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子看了看,__________地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常有智慧,他想也不用想,就知道下面该怎么说了。师:这晏子想也不用想,一看,就计上心头,说出下面的话——读生读:“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板书:是狗国3、师:晏子给予有力的回击以后,结果如何?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4、师:这个“只好”说明了什么?生: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了,自己是狗王了。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王,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小结:这第一回合的较量这楚王可是输的一败涂地,那剩下的两个回合晏子又将有怎样精彩的表现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下课。板书:晏子使楚楚王——————晏子(侮辱)—————(反击)————结果钻狗洞是狗国只好打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