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的混合运算(一)丹城中心校:蒋广林《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蒋广林知识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的呈现数量关系。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计算题要求: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48÷2÷616×(15÷3)18÷2×1013×2×572÷(9÷3)24÷(2×3)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第21页图】2、分析问题、汇报展示、交流算法(1)观察图,分析图上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说一说。(2)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分析题意,画线段图。(3)生汇报自己画图过程,同学小组讨论汇报。生1:说算理。航模小组的人数跟摄影小组的人数有关。摄影小组的人数不知道,我们就先来求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就是求气象小组12人的是多少,再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大家还有补充的吗?)生2:①在黑板上画图。先用12个圆来代替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就把12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4个圆,就是摄影小组的人数,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4个圆的是3个圆,所以航模小组是3个人。②是画线段的方法,先画一条线段代表气象小组的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所以就把气象小组的这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的长度就是摄影小组的人数。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把摄影小组的这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的长度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③自己的画法(大家还有补充的吗?)生说其他方法。师引导:这位同学说的都对,但大家对这幅图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生补充,如果生补充不上来,老师引导。)同学们在仔细地看看这幅图。把气象小组的人数看做单位“1”,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板书),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几分之几呢?再看看书,(板书)所以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的(板书),也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求出12的是多少,就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生3:我们小组认为根据书中第一幅图可以列式为12××,先用12×求出摄影小组有多少人,再×求出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能约分的先约分,算出航模小组有3人。生3接着汇报:我们小组认为根据书中第二幅图可以列式为12×(×),先用×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再用12×求出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能约分的先约分,算出航模小组有3人。(大家还有补充的吗?)3、将刚才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初步探索分数混合运算顺序。12××12×(×)4、我来总结:通过自学21页的内容,我们学会了用画图的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的一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同一级运算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方法计算,能约分的先约分。连乘法可以同时约分,再计算。三.巩固练习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同学们把书翻到22页,看练一练第1题,请一位同学到副黑板上去做,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1.在练习本上做2.4.5.题,4位同学到黑板上去做。2.学生做题,教师巡视。3.订正:学生仔细观察黑板,有错的,让做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如果他能说出来,最好。如果说不出来,就找其他学生说,教师强调,再找他说。四.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1.画图表示数量关系。2.计算方法。3.运算顺序。五、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一)12××12×(×)=4×=12×=3(人)=3(人)教学反思:让学生充分体验运算顺序的生成过程,从解决问题中获得了自信和成功的喜悦。重视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