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教育【摘要】:后进生,俗名“差生”,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不管班级大小,后进生在每一个班级都会存在,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一直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部分。后进生的转化。能够充分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对学生良好的品质形成有着积极作用,对后进生自信心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关健词】:后进生差生留守儿童闪亮点爱心耐心三年来,我一直努力正确认识后进生的心理特点用爱心帮助教育后进生,怎样使后进生从根本上得到较快转变,充分发挥其潜力,缩小与中、优等生的差距呢?本人就此谈一谈自己班主任工作的体会一、尊重差生,要多表扬少批评面对差生,教师比较头痛;他们表现不好,听讲不专心,作业不完成,考试成绩差。即使这样,老师不要嫌弃差生。更不可动辄批评责骂,如果这样,他会以为你老师嫌弃他,不重视他,他会变得更加糟糕,更不听你的教导。人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表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教育实践表明:好学生是夸奖出来的,因为教师的赞赏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他们会尽量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为,自觉克服缺点,努力上进,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渐渐树立起来。当他们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太好时,适当给他们面子,保留一点他们的自尊,不在同学面前取笑他们可怜的成绩,他们有时反而会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二、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亮点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学生也不例外。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班级学生的特长,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找出他们的特长,比如绘画很好,就多让他出出板报;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喜爱运动的,就让他当当体育委员……李燕同学是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在与同学的接触中和学习上表现出来的自负心理比较强烈。有一次,班级出黑板报,正需要画一幅两个小孩高高兴兴的上学情境图,当时我就问:“我们班有没有会画的”?同学们都把手指向她,但是她没有主动去画,我来到她身边轻轻地对她说:“你画画是很好呀,能不能给我们画一个”?最后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她主动去画了。在以后的班级活动当中,她也愿意主动参加,也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去玩,不在那么孤僻了。三、要多一点爱心和耐心著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之间远不是教与学的关系那么简单,彼此之间还存在着情感、道德等多方面的联系,学生是活生生的富有丰富精神世界和独特个性的个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这也是教育的最佳契机,正可谓:爱是最好的教育。对于后进生,我们应该拿出母亲般的关心、爱心和耐心。我班有几个学生有不做作业的坏习惯,经多次教育,时好时坏。有一个双休日,一个学生语数一样作业也没完成。星期一中午我将他留在学校做作业,不料家长来学校接孩子,而是怒气冲冲地走进教室要打孩子,我及时拦住了她妈妈扬起的手掌,对孩子说:“星期天一样作业也没做,你说自己做得对不对?妈妈要不要生气?”那名学生惭愧地低下了头,一声不吭。我知道这是个良好的教育契机,他的低头不语,正表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羞愧得无言以对。抓住这一时机,我马上接着说:“我相信你现在已经知道错了,下次可不能再这样了,知道吗?”学生点点头。我知道这名学生十分贪玩,自我控制力较差,星期天在家玩得连作业也不做了,家长问他做好了没有,他就说做好了。对待这样的学生,一味地打骂责备没什么效果,关键是经常督促提醒他。四、运用班集体的力量家校共建,深层沟通要转变一个后进生只靠单方面是不行的,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因为每一个同学都生活在集体之中,而同学的影响最大。可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活动,组织“人人献爱心”的主题活动,采取师生、生生相互帮学措施,在班级中按好、中、差学生搭配学习小组,定目标,定计划,全方位地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促进发展。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庭、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