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议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VIP免费

浅议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_第1页
1/2
浅议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_第2页
2/2
浅议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兰州五十八中王明玉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突出的位置,重在渲染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中学生内心的触动和灵魂的升华。新课改以来,大部分地区历史教学基本已经逐渐打破单纯知识点灌输,着重强调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进程,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都比较明显凸现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历史课是一门富含品德教育内涵的特殊课程,在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我们历史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情感的培养和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凸显历史学科特点,基本还原历史真相。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是我们没有亲眼看到的事,怎样还原历史真相成为首要的任务。运用史实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必须考虑在具体时间、具体环境当中历史事物的客观进程。比如,只有历史地分析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的“瓜分豆剖”的亡国边缘困境,学生才不会嘲笑当时农民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的落后与愚昧,才会将情感的兴奋点集中于义和团团民舍生取义、拼死抗争的方面,从而在义和团悲壮的情境中生发出爱国主义的使命感。又如,学生在最初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土地改革时,不少人片面地认为这仅仅是个策略问题,甚至是共产党“拉拢”“诱惑”农民参与到自己所领导的军队中去的手段。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发展趋势,深入体会贫苦农民的困境、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本是同根生”的事实从而使学生明确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并进而使学生树立人民意识,端正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阶级属性的态度。教师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情感教育素材,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历史课堂成为师生轻松互动交流的舞台。要让我们选用的课程资源能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思维的触动对心灵引发共振,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情感教育和培养,绝不能靠强制灌输,要以理服人。二、解读历史,学习活的历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青少年中产生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依赖自身的需要和学习内容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靠教师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以诚挚的感情去影响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吸引学生主动投入教学情景中去,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能极大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内心深处自觉涌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要给自己的角色科学定位,我们不要一味追求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在心里和学生拉近距离,做他们的良师、更是益友,用民主的教学氛围和学生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经受挫折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在学习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时,我就注重了这方面的应用,这一课虽然放在了选修里面,实际上内容很重要,因为它完全可以和必修一专题4、5,必修二专题3,必修三专题4这几个专题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研究学习。邓小平虽然命运坎坷,一生经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三落三起的曲折历程,但是他一生又一直乐观向上、从容不迫,为了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会到他是一个自强自立、笑对人生的处世态度可以选用下列几则材料并设计如下问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议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