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柳宗元简介(结合注释)柳宗元,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出身望族,家世显赫,柳宗元更是才华出众、少年得志。后来参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卷入了皇权斗争的政治漩涡,遭到了一场异常猛烈的打击,从此一落千丈。当时遭受政治打击的还包括刘禹锡。那么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犯了什么罪呢?得罪了皇帝,也就是唐宪宗李纯。之前,王叔文集团不同意把李纯立为太子,这事深深刺痛了李纯,李纯登上皇位后,处死王叔文,柳宗元和刘禹锡等从此被贬谪,再也没有被重用。从公元805年到815年,柳宗元被贬永州长达十年,是戴罪之身、怀着惶恐之心来到这里,还要受到当时地方官员的监视。所以课文第一句就说“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政治斗争很残酷,除了帝王冷落,还有其他政敌的迫害、诬陷。唐代的永州还是一个偏远的城市。但就是在这里,柳宗元写下了不朽的山水游记散文,其中《始得西山宴游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等八篇山水游记,被后人称为《永州八记》。而永州这个本来默默无闻的小城,也因为《永州八记》而闻名天下。二、释题。三、依次学习每一节,重点字词解释,强调易读错的字词。(一)疏通全文,讲解全文知识点。(二)结合书后问题2,回答问题。(教参P158)1.对西山之外的众zhong山“漫漫而游”给了作者什么享受?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后恐惧、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觉,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2.那么,始游西山,作者看到了西山的哪些“怪特”之处?西山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土壤”尽收眼底,说明西山非常高大,“高大”是个很一般的词,世上高大的山多着哩,作者没有用“高大”一词,而是用哪个词?——特立。“山之特立,不与培(pǒu)塿(lǒu)为类。”特立,特,独特、突出,可见其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特点,西山的特点不就是我柳宗元自己的特点吗?西山特立,不就是代表我自己卓尔不群、傲然独立的人格吗?板书:写西山的特立——自己傲然独立的人格西山就是我,我就是西山。发现西山的特立之美,也就是发现自己人格的特立之美。柳宗元游记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用山水写自己的人格,山水特点和人格特点合二为一。你们初中学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也是如此,小石潭的水映照了柳宗元的人格。3.那么作者从中又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感悟?①理解“悠悠乎与灏(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结合注释,不是身体遨游,主语是我的神思,这是精神遨游,形象点说就是魂魄遨游,魂魄见过吧,电视剧里常出现。我的魂魄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无法找到它的边际;我的魂魄与大自然共同遨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②理解“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看注释,能理解吗?心凝形释:柳宗元神游天地的时候,“心凝”心凝聚起来,精神专注、专一;“形释”形体、身体释放,得到解脱,忘记了身体。看来西山之景,使柳宗元精神非常专注,以至于灵魂出窍了、离开自己的身体,这是个比喻。有个古希腊的人,交了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说,朋友就是使我忘记肉体的人。这叫做“神交”,专注于精神交往;柳宗元与大自然也是“神交”。万化冥合:看注释,万化就是自然界万物,冥合,浑然一体。这就是说柳宗元的灵魂,已经和永州的山水、与大自然完全地融为一体。这种精神境界叫做“天人合一”。板书:天人合一的境界。天,指的是自然万物。人,柳宗元的灵魂。合一,大自然和柳宗元结为朋友,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最初源于庄子。话说,庄子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加手势),飘飘荡荡,很快乐,这时他完全忘记自己是庄子。醒来后,他想了想,还是不知道:到底是自己做梦、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梦见了自己?“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影响深远。古代文人的思想,大多数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也逃不开道家的影响。板书:西山的特立——自己傲然独立的人格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