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诗歌赏析模拟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诗中能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的句子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它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2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3名句赏析:谈谈你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理解《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1填空:《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小令___。天净沙是___曲牌名___,秋思是散曲的___题目2.《天净沙•秋思》作者__马致远____,是___元___代著名__戏曲____作家、__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秋思之祖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枯藤___老树_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昏鸦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古道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人家______”。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断肠人在天涯。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特征——————————————。3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主要表达了:天涯羁旅的孤独感和彷徨无助,还有内心的凄楚、悲怆。4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使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高度统一,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7.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7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此曲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