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拔萝卜》教学反思小班语言《拔萝卜》教学反思《拔萝卜》是小朋友很熟悉的民间传统故事,因情节简朴、有趣,故事中的人物又是幼儿所熟悉的形象,人物对话简要而又口语化,是一种趣味性与表演性相结合的故事,深受小班孩子们的爱慕。本次活动中,一开始我播放ppt课件,显示萝卜的图片,并提问幼儿“这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孩子们都能精确地回答出是萝卜,它是红红的大大的。接着播放老公公说话的声音,他一边拔萝卜一边说:“这个萝卜这样大,怎么也拔不动?谁来帮帮我呀!”许多小朋友说:“我来协助您吧!”这样,我就引出故事的开头。然后分段播放ppt课件,边播放课件的同时边讲述故事内容,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接着便出现了老婆婆、小狗儿、小花猫、小耗子的形象,看完后,我便以问题的形式开始问幼儿,“拔萝卜的时候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萝卜拔不动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吗?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来激发幼儿的回想,并再次完整的观赏故事。最后的游戏环节请个别幼儿来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大部分幼儿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来,从而完毕了本次活动预设的目的。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爱好非常浓厚,课堂氛围整体来说是很活跃的,孩子的参加意识也很强,都有展示自己和进行表演的欲望,并能够领悟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PPT课件中的画面和声音都非常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能激起孩子的爱好。但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之处,由于故事内容较长,通过课件的分段讲述,刚开始孩子还非常感爱好,后来孩子慢慢地出现了某些疲倦,注意力开始不太集中。同时在第一遍故事中讲述中,孩子的主动性我没有及时地抓住,无视了让幼儿主动来说和思考的环节。后来的角色扮演中,我请到的孩子只有少数,没有考虑到其它孩子们的感受。改善之处:导入环节中,可变化一下课件的播放方式,在讲故事之前,能够让幼儿先来听一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动物的声音,猜一猜是谁?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再请幼儿观看故事动画(动画是没有声音的),再请幼儿根据所观看的内容进行讲述,最后老师再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相比于之前的老师边播放课件边直接讲述故事,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幼儿说话的爱好,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同时能增进幼儿想象力和发明力的发展。情境表演时,教师可提前交代规定,请幼儿看看他们谁表演的最像。活动结束后,能够将头饰放在语言区,区角活动时小朋友还能够继续去进行创编和自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