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学反思永都市马桥镇马南小学王秀丽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一生的心事和无限的但愿,体现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时,我本着以“陆游的爱国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感”这一人文性为准则,采用的古诗教学办法是:情境导入,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想象意境,感悟诗情。课前我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整首诗,我在朗诵指导上做了精心设计。我着眼一种“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重复朗诵诗句,读出诗中的“味儿”。我还是以这一种“悲”一种“盼”,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我用了某些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高感悟。如:“由于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由于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哀啊!”“由于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有了这样的教师语言,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同时也自然的把内容归结在了我们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时,学生的情绪还在激昂之中,因此继续教学后两句诗:“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由于陆游的爱国,他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国家,于是他对儿子千叮万嘱,我们的课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嘱咐中,一次又一次的抒发陆游爱国感慨的朗诵中结束。课后拓展部分,我加入了多首有关的诗作,南宋林景煕的《书陆放翁诗卷后》、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诗人的情感,顺应新课标的规定。教学本课后,我也发现了存在许多局限性之处:首先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过于简朴,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另首先,学生对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思想的理解,由于时间、历史因素不够深刻。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延伸时,我虽多方引导,但学生联系实际、本身谈现在学习这首诗的意义时,部分学生的回答不能令人满意。如能联系现在国家形势谈出爱国主义对与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中心就会得到再一次升华。通过本次教学,我进一步理解了自己,即使已经积累了某些教学经验,并努力把它们应用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但学习是无止境的,此后我还必须深挖教材,课前认真备课、对学生的理解上做到细致入微,不停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办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不停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