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24名著导读《论语》1“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奖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25/2/24名著导读《论语》2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25/2/24名著导读《论语》3《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语录门人再传弟子大学中庸孟子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5/2/24名著导读《论语》51.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记言形式:25/2/24名著导读《论语》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这里指一个字;行:奉行;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强加。译: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译:子张询问政事。孔子说:“身居官位不要厌倦懈怠,施行政事要尽忠心。”问答形式:25/2/24名著导读《论语》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盍:为什么不;伐:夸耀;善:优点;施:宣扬;劳:功劳。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裘衣和朋友分享,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年人能安享晚年,朋友之间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关怀。”交谈形式:•克己复礼为仁【译】克制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就是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译】不符合礼的事不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译】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译】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治国理念核心是“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译】所谓仁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别人通达。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译】(国君)依靠品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