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诵读欣赏课例及点评执教:江苏靖江第四中学宋满华点评:江苏兴化楚水实验学校徐德湖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苑中一朵最瑰丽的奇葩,是“诗国”最坚实的根基,然而古典诗词教学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公开课教学通常回避的“雷区”,为了挑战这一难题,江苏省泰州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举行了专项研讨。本节课是江苏靖江第四中学宋满华老师为泰州市、靖江市语文名师工作室开设的展示课课例。诵读的两首古典诗歌是《迢迢牵牛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通过自己的合理想像感悟诗情。2.反复诵读,体会诗的声韵美、意境美、情感美。3.初步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二、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体会诗的声韵美、意境美、情感美。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蕴含的深厚情思。3.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联想法、讨论法、质疑探究法。4.教学时数:一课时三、教学过程:(音乐背景。屏显文字:古典诗歌诵读欣赏。)师:同学们,星河耿耿,银汉迢迢,中国是诗的国度,优秀的诗歌浩如烟海,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发光。徜徉在文学这座珍宝馆,我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今天让我们一同畅游诗海去感受诗歌的声韵美、意境美、情感美。(多媒体展示:诵读欣赏《迢迢牵牛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师: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注释:《古诗十九首》是一组诗的名字,它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大都出于东汉末年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诗篇大都抒发了那个时代离家在外的游子和守候在家的思妇的感伤之情。师:同学们,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前面我们又刚学过《天上的街市》,他们相遇是惬意的,相守是温馨的,然而别离却是痛苦的,思念是漫长的。让我们共同来体会《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愁苦哀怨之情的。1.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诗的韵律美(1)欣赏配乐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语速。1(2)学生点评后配乐范读,师生点评。(3)讨论:怎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明确:要准确理解诗人表达的感情,我们要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分析诗歌的意象,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2.入情入境地研读——品味诗的意境美师:文学评论家钟嵘曾评价《古诗十九首》“天衣无缝,一字千金”。你觉得《迢迢牵牛星》能担当得起这个赞誉吗?生:(举例评点)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迢迢”形容牵牛星之遥远;“皎皎”既表现星的明亮,又表现女子的明艳动人;“纤纤”形容手之细长;“札札”形容织布之忙碌;“盈盈”既表现水波的晶莹,又表现了女子的美丽,还可表现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让人回味无穷;“脉脉”形容注视之含情。使用叠词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生”的作用,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擢”从袖子中伸出来,让人如见其形;“弄”摆弄,让人如闻其声。这句既写出了织女的勤劳,又写出她试图借忙碌的劳动来掩饰排遣自己的愁思。师:首句写“牵牛星”,对应句一般用什么好?为什么用“河汉女”而不用“织女星”?生:(讨论明确)与前面的“星”重复,又不押韵,而且河汉女还引起下文人物的活动和情态。师:天上最能织布的人,而且那么忙碌,为什么却织不成一匹布?生:(讨论明确)表明她被思念折磨得没有心思织布,表达织女内心强烈的悲凄之感和悲痛之情。师:这句该读出怎样的语气?生:伤心。(试读)师:银河很清很浅,应该能自由往来,那为什么两人却不能见面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生:(讨论明确)是有人压制了她的爱情。表达了怨恨、痛苦的感情。师:这两句朗读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生:反问、忧伤的语气。(试读)师:读最后一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想象描绘出来。生:(讨论交流)一位女子泪光盈盈地站在水边,含怨带愁、凝眸深情远视牛郎,却不能与他对话。师:近在咫尺却如在天涯,可望而不可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