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基础检测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2{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孙权劝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一)课内阅读理解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文学常识填空。《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3)蒙辞以军中多务()(4)及鲁肃过寻阳()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二)课外阅读理解炳烛夜谈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A.恐已暮矣()B。盲臣安敢戏君乎()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及鲁肅过寻阳()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9、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不超过五个字)10、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答:11、《山中杂诗》中描绘山峰环绕,竹林茂盛的美丽幽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