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指导散文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散文的分类(1)写人叙事散文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冯骥才的《珍珠鸟》;杨绛《老王》;胡适的《我的母亲》(2)写景状物抒情散文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萧乾的《吆喝》(3)议论性散文冰心《谈生命》散文的重点考查点及考试对策(1)能够明白一篇散文究竟是通过什么来抒情,是通过写景抒发感情(称为借景抒情)还是把感情寄托在某物上(称为托物言志),寄托在某人某事上。【对策】仔细阅读文本,多留意文章的题目,或者文章的首尾段,很容易解决这样的问题。【练习】请分析以下的散文分别是通过什么来抒情的。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的《背影》《春》;刘成章的《安塞腰鼓》。(2)能够把握散文的线索。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一)时空连“线”(二)因物取“线”(三)反复出“线”(四)以情导“线”(五)定“神”看“线”(3)明白作者在一篇散文中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策】①若是写景状物类抒情散文,应看清楚所写景物的特点,从探求景与物的特点中,领会其象征、暗示的意思。②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入手。③可以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④可以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⑤可以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⑥有时要注意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4)能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选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用。②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感情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③对文中代词指代内容的确认。(5)能够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①首先要学会识别文中重要的句子,明了其在文中通常有哪些作用。②分析重点句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结合语言环境、结合上下文语句、结合环境描写的目的、结合中心思想、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和态度。有时可结合其中某一方面,有时几个方面都要结合。(6)熟悉散文的表达技巧。①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直接描写-正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等)、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等)、议论、说明。②写作手法:象征、铺垫、烘托、衬托、渲染、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等。③结构手法:线索、过渡、照应、详略、设置悬念、曲折迭宕、一波三折等。④语言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引用、互文、顶真、通感等。做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用以下的一些术语:①在选材剪裁上,主要表现为选材典型、选材精当、剪裁得体、剪裁适度等。②在立意构思上,主要表现为立意高远、立意深刻、立意新颖、构思奇特、构思新妙等。③在谋篇布局上,主要表现为线索清晰、思路通畅、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等。④在语言风格上,主要表现为语言精练、语言含蓄、语言生动形象、语言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等。⑤在写作特点上,主要表现为详略得当、首尾呼应、虚实相生、欲扬先抑、托物寓意、借景抒情、象征衬托、巧设悬念等。在作答表达技巧的作用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照搬以上术语,一定要结合文中相关的内容,联系文章的主旨。不妨参照这样的格式:这儿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联系该段的中心或散文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