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对联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2.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教学难点:拟写对联。教学方法1.提问法。通过互动提问了解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白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2.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小组达成共识,推出佳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由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对联题导入二、介绍对联的来龙去脉:对联来历简介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在左右门,用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宋代以后,在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的诗中有这么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对联盛况的真实写照。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三、佳联趣联欣赏:1、讽喻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忠孝仁爱礼义廉(无耻)2、励志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范文澜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朝著名学者顾宪成3、谜语联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谜底:暖水瓶4、拆字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5、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上联:雾锁山头山锁雾下联:天连水尾水连天------福建厦门鼓浪屿6、名胜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为岳阳楼联。即色即空,即心即佛。亦诗亦酒,亦儒亦仙。——甘肃兰州白云观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兰州五泉山摸子泉洞口联黄河无语东流去;白塔有意擎天来。——兰州白塔山联四、归纳对联的特点。结合以上对联,学生自主归纳对联的特点。(小组讨论、展示)教师明确:对联的基本特点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②词性相同。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五、中考对联复习方法指导:1、了解对联常识2、阅读古今名联3、加强诗文积累4、关注名胜古迹5、增加名著阅读6、运用联想想象六、牛刀小试1、简单的词语对二字对春兰——海角——落日——月转——花好——天文——书山——柳暗——三字对水底月——刀子嘴——辞旧岁——蜂采蜜——四字对情深似海——山清水秀——望梅止渴——行千里路——2、妙联竞猜(1)、猜猜对联中的人名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秋瑾)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潇寒易水古今流(荆轲)(2)、猜猜对联中的地名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北京)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上海)(3)、猜猜对联中的年龄乾隆五十大庆时,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参加者有位(141)岁的老人。乾隆以其年齿为题出句云: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纪晓岚对道: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4)、你能读出“山海关孟姜女庙联”的正确读音吗?(要求学生讨论,注音)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七、中考真题训练(选取近几年中考对联题,能够引起学生重视)1、连线题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A.时雨点红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