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综合开发旅游古镇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及汇报稿范文20XX旅游古镇建设项目一、项目基本概况1.1项目名称:20XX1.2项目实施地址:20XX1.3项目单位:20XX1.4项目法人代表:20XX1.5孝20XX镇简介XX市XX县区孝泉镇地处成都平原的西北部边缘,位于XX市XX县区的西北部。全境最东点为九根桩,最西点为两河村,东西宽8.8公里。最北点为真武寺(月楼村3社境内),最南点为七圣泉(涌泉村境内),南北长12.2公里,总面积52.5平方公里。城镇面积3.5平方公里。从集镇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与XX县区孝德镇、什地镇,XX县区柏隆镇、德新镇、扬嘉镇、景福镇,XX县区观鱼镇、齐福镇毗邻。孝泉镇历史悠久。《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广汉郡,孝泉在西汉时,为广汉郡“汛乡”。《四川郡县志》载:阳泉县“蜀汉分绵竹县立,今德阳县西。”《德阳县志》称:“阳泉故城”即今孝泉镇。隋开皇18年,改阳泉县为孝水县;大业2年,改孝水县为绵竹县,思想汇报专题治所迁至今XX县区治地。至此以后,不再在孝泉设县,孝泉改为姜诗镇,后又改名为孝泉至今。从西汉汉高祖6年设汛乡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孝泉镇2007年完成企业总产值142557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99790万元,完成企业增加值32885万元,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23019万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1655万元,企业实现净利润4315万元,完成利税总额7549万元,12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422万元,完成销售收入39701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2353万元,完成利润总额1948万元,完成利税3469万元。第1页共7页孝泉,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系列故事的发生地,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有着良好的旅游业基础。从2000年以来,孝泉镇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德阳孝文化旅游节”吸引了数百万国内外游客到孝泉接受德孝文化的熏陶,从1996年开始,在全镇开展了评选和表彰孝子孝媳(婿)、尊老爱幼先进个人的活动,共评出孝子孝媳59对,并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使孝泉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德孝文化传播中心。2006年民间传说“安安送米”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孝泉镇被评为“XX省优美环境乡镇”,这些为打造孝泉旅游古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带动我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依据(一)目标市场对孝泉现有旅游景观的认识和受欢迎程度从总体印象上分析,以“孝道文化”为背景和载体的主题旅游是孝泉旅游的主要表现形式,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并已形成为孝泉旅游的品牌形象,在周边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缺乏极具吸引力的内涵与内容支撑,因而显得势单力薄,还不足以形成整个孝泉旅游的鲜明品牌形象,扛起孝泉旅游的大旗,从而达到拉动孝泉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作用。从性别偏好角度分析,在给出了孝泉的整体旅游产品概念后,女性表现出来的兴趣比男性要高。各年龄段对水上项目的喜欢程度均较高,其次是对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与自然景观比较感兴趣,反映了人们对具有传统中华文化内涵的人造景观的兴趣程度不亚于对自然景观的兴趣。总体上看,人们对孝道、二十四孝故事的兴趣程度比较高,其次是回汉民俗、地方小吃,但普遍对开展水上娱乐项目感兴趣。(二)中华孝德文化的博大内涵与项目设置对孝泉潜在的市场营销动力专题的中华孝德文化旅游目的地在中国仍然处于开发初期,但其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文化外延没有充分开拓出来,孝泉主打中华孝德文化这张牌可以说是首创。而且孝泉的孝道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未来的市场需求应该很大。第2页共7页但是孝泉借中华孝道文化打开市场还必需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实质着手,范文写作有机整合现有旅游资源,精心设计产品项目,才能凝聚人气,打开知名度,逐渐形成以中华孝道文化为核心,多样多层次的旅游景观产品组合,最终形成观光游客聚集周围,中华传统文化享受者云集在最外层的圈层客源结构。最外层的中华传统文化享受者是主要目标客源,也是收入的来源,中华孝道文化的延伸则在满足他们的需求上发展和延伸。(三)孝泉现有旅游市场客源及发展状况1、“德孝城”、“安安送米”等中华孝道文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缺乏极具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