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发布者:黄晋云这次研修让我更深层次地领悟了课改精神,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把课改之路走好。虽然培训刚刚开始,但我已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感悟。尤其是这次新课标中出现了关于“少做题,多读书”的呼吁,这是一次回归,对语文课程本色的回归,回归到读书做人的根本上来。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都应做到“少做题,多读书”。第一、语文教师一定要热爱读书。我觉得自己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成天埋头做题、讲题,也不读书,久而久之,脑子就僵化了。心灵里没有了源头活水,除了跟学生讲一点做题技巧外,就没得讲的了,而学生不仅学得枯燥无味,期末的语文成绩也并不是太理想。所以我干脆摒弃了书山题海的做法,自己抽出时间来读书,不仅充实了自己的头脑,愉悦了自己的身心,丰富了自己的内涵,更使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第二、鼓励学生热爱读书。如今的语文教学,听讲做题占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如此现象,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难以提高。语文的教与学,最根本的是要多读书。多读书,首先是多读课本中的课文。这些课文一般都是名家名篇,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都很好。课堂上,我们必须创设宽松的环境,要保证学生有1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学生阅读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难,有什么体会,可以随时表达。我们要鼓励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开展无限的想象,从更一篇篇文章中去寻找做人的道理,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素养。其次是读课外书。教师要破除过去认为学生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的观念,和家长共同指导,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一、要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二、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在这一点上,不妨随意一些,对于已选择好的书籍,不要强迫他们,有兴趣就读,没兴趣就歇。一册书读来无味,绝不强求,马上换书,再无味,再换。久而久之,学生在读物中找到了乐趣,自然就会将这份兴趣保持下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热爱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更应该把握住孩子的阅读黄金时期,让孩子爱上读书,学会读书,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