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5期国外信息版VIP免费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5期国外信息版_第1页
1/16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5期国外信息版_第2页
2/16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5期国外信息版_第3页
3/16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5期国外信息版)(2008年7月)编者按: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项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药品市场的全球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也趋于国际化其他国家的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对保障我国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国外信息版将介绍国外其他监管部门发布的最新安全性信息,分析安全性信息发布的背景及相关技术资料,同时参考通报品种在我国临床使用情况,评估其在我国的效益/风险。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国外信息版旨在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全面了解和掌握最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降低或尽量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从而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筑起一道有效屏障。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应控制血红蛋白浓度一、背景2006年11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一项临床研究结果发布安全性公告。公告称,一项名为“CHOIR”的研究发现: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使用阿法依泊汀(epoetinalfa,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以期将血红蛋白(Hb)浓度提高到说明书推荐的浓度(12g/dL)以上,结果出现死亡、心肌梗死,或因心衰和脑卒中住院的风险升高[1]。2007年1月26日,美国FDA和Amgen公司共同发布了一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试验发现,肿瘤患者使用达依泊汀(darbepoetinalfa,长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本身引起的贫血,患者的输血需求没有减少,且死亡率增高。此后,美国、欧盟等的药品管理部门曾多次发布关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安全性公告,警示该类药品可能导致死亡率增加、发生严重心血管和血栓事件及促进肿瘤增长的风险。FDA已于2007年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说明书进行了修改。自2006年报道rHuEPO的风险以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一直对该类药品保持高度关注,及时跟踪国外最新的安全性信息,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www.sfda.gov.cn)、中心网站(www.cdr.gov.cn)等载体报道了相关信息,同时密切关注我国rHuEPO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发现rHuEPO上述风险相关的研究和报告,但是为使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时了解rHuEPO可能诱发的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特通报此安全性信息。二、产品基本情况rHuEPO是经重组DNA技术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为165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其与红系祖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刺激红系祖细胞的分化,rHuEPO亦可促使红细胞自骨髓向血液中释放,进而转化为成熟红细胞。另外,rHuEPO有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红细胞膜抗氧化酶的功能。rHuEPO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贫血,临床上还用于肿瘤相关贫血和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等。国内不同企业该类药品的适应症不完全相同。rHuEPO的商品名有罗可曼、弘能、宁红欣、雪达升、佳林豪、怡普利、依普定、怡宝、利血宝、益比奥、依倍、济脉欣、环尔博、赛博尔、诺之素等。三、rHuEPO的安全性风险美国FDA等药政部门发布的关于rHuEPO的安全性信息及研究资料涉及的多项临床研究显示,使用该类药品使得Hb浓度维持在说明书推荐浓度(12g/dL)以上的病人存在死亡率增加、发生严重心血管和血栓事件及促进肿瘤增长的风险。(一)肾病患者研究1[1]:1432名未透析的肾功能衰竭贫血患者被分配到两个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用阿法依伯汀治疗贫血,Hb维持浓度均数分别为13.5g/dL和11.3g/dL。研究显示,高Hb浓度组患者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17.5%(125/715),低Hb浓度组发生率为13.5%(97/717),高浓度组更易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HR=1.3,95%CI:1.0~1.7,p=0.03)。研究2[2]:1265名透析的肾功能衰竭贫血患者被分配到两个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用阿法依伯汀治疗贫血,红细胞比容均数分别为42±3%和30±3%。研究显示,高Hb浓度组患者死亡率为35%(221/63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5期国外信息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