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评改教学的思考与对策摘 要:在突破以往作文评改“少、慢、差、费”的无效劳动基础上,突出学生 主体参与评改能力的培养,以小组合作探究式的互动评改模式为重点训练主线,最后达到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最高目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变“教师评改”为“学生自主评改”。使学生在多层多边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真正达到“教”学生评改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关键词:合作讨论 互动评改 自主评改作文 教学 向来是语文 教学 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教学又是制约语文 教 学发展的瓶颈。一般作文 教学 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评改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只关注几句评语,评语如不讲求技巧,不是平等沟通,学生往往心灰意冷,收效甚微。教师长达七八小时的批阅成了出力而无所收获的苦果。有的教师把个人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用自己所喜好的文章形式,语言特点来评判成绩不等、水平差异、阅历各异、爱好迥异的各位学生,培养一段时间后,把学生活跃的思维禁锢成“思维八股”,文章变成千人一面的古板之文,学生的个性、创造力逐步萎缩;有的教师按成人化的要求来拔高评改作文,结果满篇成了教师的改动文章,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使学生的作文收获甚微,没有真正起到激励和指导作用。这样学生就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作文批改就应是教师的活动,是教师的职责权力。教师则苦不堪言,害怕评改学生 作文 ,有的甚至减少学生 作文 次数。这种无视学生 作文 评改的主动作用,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少、慢、差、费”的评改模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基于此,我认为必须在高中阶段进行作文 教学 评改方法的改革。为了扭转此状况,一些教师已经做了初步的尝试,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以“样本”评改带动作文写作。教师在面对学生辛苦写出的几十本习作自己埋头阅读,通览整体作文,选择出典型样本,然后进入精细加工阶段,犹如自己在下水作文一般,凭个人的喜好特点开始投入加工雕刻,有的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方才达到自己理想的佳作。然后,到课堂上,精评这 3—5 篇作品,以此来给学生示范,虽然增加了一些习作者个人的经验体会,但整个评改进程还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在眉飞色舞的评讲。师生没有在平等的交流中达成共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二是不作批改训练,盲目让学生分组式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