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卓越的讽刺艺术,提高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2、了解文章是如何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3、感知人物性格,学习运用动作、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二、教学重点1、如何辨证看待封建科举制度(联系现实)。2、深入分析对比手法的运用。3、掌握人物描写方法。三、教师准备1、熟悉教材以及与教材相关的小说中涉及到的其他内容(如范进中举前后的故事情节)2、认真研读《教学用书》p196—210,在广泛吸收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四、学生预备1、自行了解有关作者及作品的简单文学常识2、通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3、感知情节,能流利复述。4、初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比较其中举前后的变化。五、学习过程1、对联导入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类似对联: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引入文章:古人云:人生三大乐事——喜极而疯者2、作家作品(学生交流、教师补充)3、复述情节4、分析问题(1)故事涉及到的人物(主要人物是?)(2)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家境——第一段结尾处、第二段开头、第二段结尾、第三段开头、第十一段结尾、补充《教学用书》p206 内容地位——连买肉的都瞧不起(联系范进中举起的艰难历程,《教学用书》p204出场时的描写,五十多岁的老童生,不读书考试不行吗?)、岳父任意辱骂到不敢打,连做过知县的乡绅也来巴结(为什么?预备官员)本人态度——唯唯诺诺,老实巴交(p155),对胡屠夫的称呼(岳父——老爹),发疯的过程(层次感)(为何如此?补充《教学用书》p205-206 有关内容),很快与张乡绅打成一片,补充第四回有关内容(《教学用书》p207)他人态度(岳父、张乡绅、邻居))岳父:语言、动作、神态、行为(两次贺喜所送的东西)(前倨后恭)(细节描写,拿银子时的动作描写)5、问题探究造成这一切变化的根源是什么?(封建科举制度)简单介绍相关常识,增强对文章内容的了解。6、概括人物形象特征范进——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可从范进对待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判断),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