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学设计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姓名:安春晖学号:41001038学科:思想政治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高二章节: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单元第二框目录前言………………………………………………………………………3一、教材分析…………………………………………………………3二、学习对象分析……………………………………………………41.学习对象………………………………………………………42.知识基础………………………………………………………43.能力基础………………………………………………………44.学习风格分析…………………………………………………4三、学习目标…………………………………………………………51.知识目标………………………………………………………52.能力目标………………………………………………………51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5四、学习重、难点……………………………………………………5五、学习研究目标……………………………………………………5六、学习思路设计……………………………………………………61.课程目标的确立上………………………………………………62.学习内容的调整上………………………………………………63.教法和学法的设计………………………………………………6教法方面………………………………………………6学法方面………………………………………………6学习流程………………………………………………7七、学习软件设计………………………………………………………7八、学习准备…………………………………………………………7九、课时安排…………………………………………………………7十、学习程序设计……………………………………………………7(一)学习流程图…………………………………………………7(二)详细学习程序……………………………………………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学设计安春晖前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以教育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社会发展越需要教育培养出具有高学历,高深知识,适应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富于创新精神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在信息社会,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成为继“读、写、算”能力的第四文化立足点。如果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就相当于信息社会的“文盲”。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我们需要将教育与信息统一起来,将教育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通过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来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如通过互联网络,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2一、教材分析本课在第三课讲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观点,领会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观点,在唯物辩证法中处于核心地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原理在唯物辩证法中具有重要地位。世界上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各具特点的,只有深入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二、学习对象分析(一)学习对象:高中生对矛盾的含义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自己的判断,对普遍性的事物和特殊性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辨别。高中的学生已经有相当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生活阅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的现象有自己的较正确合理的认识和理解。(二)知识基础:高中生对矛盾的含义已经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较明确的判断,对普遍性的事物和特殊性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辨别。(三)能力基础:高中的学生已经有相当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生活阅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的现象有自己的较正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