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说重、难点 说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谈话激趣 引入新课 四、说教学流程 回忆旧知 初步整理 汇报交流 形成网络 五、说设计理念 六、说板书 1 、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五单元总复习里面“数的整除”。(第 80—81 页)。 2 、教材所处的地位: 数的整除是在整数的性质基础上研究整除性,并由此引出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研究整数与计算的基础 , 因此学生必须掌握好。 ( 1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掌握整除的有关概念,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2 )教学难点:知识的整理与归类,以及会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 1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 2 )、情感目标:通过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析、比较、归纳的能力,同时也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初步能对有关事物的相互联系,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1、指导学生讨论 2、借助课件演示 整数 A 除以整数 B(A 、 B 不为 0), 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 我们就说整数 A能被整数 B 整除 ( 也可说成整数 B 能整除整数 A) 。 如: 24÷6=4 A 就是 B 的倍数, B 是 A 的因数。 质数 : 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 , 就叫做质数 ( 或素数 ). 最小的质数是 2. 合数 : 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的因数 , 就叫做合数 . 最小的合数是 4, 没有最大的合数 . 分解质因数 : 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 就叫做分解质因数 .这几个质数就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如 :12=2×2×3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 , 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 其中最大的公因数 , 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 20 的因数: 1 、 2 、 4 、 5 、 10 、 20 。 30 的因数: 1 、 2 、 3 、 5 、 6 、 10 、 15 、 30 。 20 和 30 的公因数: 1 、 2 、 5 、 10 。 20 和 30 的最大公因数: 10 如果两个数互质 , 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