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雨露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工作精神,提高农村贫困劳动力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就业,从根本上加快其脱贫致富步伐,特制订 2014 年雨露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为对象,按照“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要求,坚持“面向市场,政府主导,订单培训,保障就业”的原则,以市场为指导,通过“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这一平台,大力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素质,促进其就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农户家庭贫穷落后问题,稳固扶贫工作成果。 二、目标任务 以“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人”为目标,健全完善“雨露计划”培训机制,打响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攻坚战,计划设 2 个工种进行培训,确保完成的培训任务。同时,加强与用工企业的联系,开展订单培训,切实做好培训与就业衔接,进一步提高转移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争取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到 95%以上。 三、培训对象 (一)对象确定,以贫困地区年人均纯收入在 2300 元以下,年龄在 16 至 46 周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遵纪守法,自愿参加培训的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二)学员落实。学校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教师深入农村进行宣传发动,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积极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并取得资格证后输送到相关企业工作,同时,为了增加培训针对性,学校准备在用工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共同协商招收和引导全县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培训,经培训合格后输送到企业就业。 四、培训方式 主要对具有培训愿望的贫困地区劳动力开展专项技术培训。根据市场用工需求,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订单式培训、定向培第 1 页 共 9 页训,重点加强现代养殖、农艺专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行业的技术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外输为主的就业能力。技能培训按照国家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具体时间要求执行,一般课时配置为理论、实践;比例为 4:6,参训农民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不低于 85%。 五、培训内容 拟计划培训转移人数为 300 人,其中。现代养殖 200 人,农艺 100 人。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学员自愿的原则,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养”的办法,按订单确定培训工种,按工种确定培训内容,分批分工进行培训。 六、主要措施 (一)深入调查研究,落实培训对象深入到各乡镇、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