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座位调整是让班主任们最头疼的事情,需要考虑太多的变量因素.高低个是必须考虑的,还有男女搭配,近视的与不近视的,内向的与外向的,守纪律的与不守纪律的,性格好的与性格不好的,家庭背景特殊的与不特殊的,成绩好的与成绩不好的,好问问题的与不好问问题的,想和谁坐的和不想和谁坐的,重点学生和非重点学生的,一直在后面坐的和一直没在后面坐过的,甚至是亲戚的和不是亲戚的,关系户的和不是关系户,领导打招乎的和没有打过招乎的等等,搂着脑袋两三天都有不一定成调好!那么怎么才能调好座位呢?我认为首要一条就是要淡化座位在学生学习上的作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特别要说明一点的是教师必须首先的转移注意力),座位就是现实条件,你必须得去适应和战胜它!二是在基本按照高低个的前提下,尽量轮换使机会均等.三兼顾重要条件即可如:学科互补、性格互补、男女搭配等。纯粹按照学习成绩或者让学生依照成绩来挑座位,甚至抓阄的办法看似公平其实它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式和长久发展。万万不可取! 下面介绍两种座位调整方法: 1、滚动法 教师要洞悉每位同学的性格、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等。在进行座位安排之前已将学生座次表排在自己心目中。然后,集中全班同学按高矮个子排队,“不经意”间轻微点配,既兼顾学科学习、常规管理现状,又考虑了某些学生个人的特殊情况,进行各方面的“资源”调配,将心目中的座位表变成现实,充分发挥各个学生在集体中的效益,在同学们能接受的常规方法中发挥好班主任的调控作用。 这样排定的座位,个头最高的同学肯定坐在最后,他们要喊屈,而最矮的则坐在最前面,他们会有一定的自卑感。因此,在此基础上再实行每周一次的滚动式座位移动,横向每周每组由左至右滚动一组座位,纵向每周以两桌或三桌为单位从下至上滚动一个座位。每周一次的纵横变动,使学生有机会在学习中尝试坐到教室里上下左右前后侧位置,多少也从教室里体味到生存和发展的甜酸苦辣。 采用“滚动法”安排座位比较公平科学有序,易为学生接受、由于周周如此,人人如此,机会均等,家长和学生都不再提出照顾安排的问题,座位因此不再是学生学习、情绪波动的症结所在。 2、相对自由组合法 排座位时可以提两个问题写在黑板上:一、某个座位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二、对别人有什么帮助?学生从便于学习、改善同学关系、关照其他同学视力、帮助老师收拾前台等方面自由组合,最后,班主任结合学生各方面情况及主观愿望略微调整也就人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