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好教师读《帕夫雷什中学》有感 最近读了《帕夫雷什中学》,这本书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帕夫雷什中学是乌克兰境内的一所10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教育生涯就是在这里渡过的。这所中学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帕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帕夫雷什中学》除前言外,共有7 章。刚拿到这本书时,翻看了第一章,就开始出现了倦怠心理,感觉这本书应该是给领导看的,这主要是讲苏霍姆林斯基如何管理学校的等等,我想我一个教师学这个干嘛。就这样这本书躺在抽屉里一个多月没动。偶然一天,我无意中翻开,看到书本首页的一段话“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引起了我的共鸣,做一个好教师可是我追求的目标。接下来,就来谈谈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如何做一个好教师。首先,你得热爱你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什么是教育,一位校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教育就是播种爱。这一点我是很认同的。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那才叫伟大!作为教师,师爱才是教师道德的基础,是教师首先应该努力去做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所说的:“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如果教师不能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用爱唤醒、鼓舞与激励,教育是不可能产生长远的效果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有时我们回想,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为什么学生能记住你所教授的知识,并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但多年以后他们在谈到这位老师的时候,印象却很模糊?而我们许许多多的班主任老师教学水平不见得很高,但学生们却一直记忆犹新,总能说起班主任老师的点滴,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是因为前者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就是传道授业的活动,把学生只是当作知识接受的容器,不带感情色彩。而后者是用心在教育,用爱心触动了学生的内心。爱是相互的,教师爱学生,学生也会热爱老师。但只有教师先奉献出自己真诚的爱给学生,才会有学生的爱作为回报。教师只有做到了爱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孩子们所热爱、拥戴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