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教学 --—读《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有感长郡芙蓉中学 刘宇一、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聪明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呢?虽然我们也有其他的标尺,但学习成绩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标准。成绩最好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最聪明的孩子。可是学生们毕业多年之后,我们却发现,在社会上做出最大贡献的倒不见得是那些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反倒是那些在校期间表现不那么出色的学生在跨出校门之后出人意料地大有作为。为什么会这样呢?多元智能给我们提供了可能的答案。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智能是多元的,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而且这组能力中的各项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七项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以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作为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标准,然而在今天的社会,仅仅有这两种智能远远是不够用的。因而,学业上的成功并不代表学生在走出校门后也能成功。只有各项智能均衡发展的学生,才是真正聪明的学生,才是日后能保持长效发展并适应社会的学生。琳达等人所写的这本《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对多元理论做了全面而丰富的阐释,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它提供的大量实例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以多元智能为指导来实现有效教学。二、问题与反思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把以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称为“唯一机会的教育”,他认为这种教学方法造成许多儿童失去自信,误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如数理逻辑智能稍差的学生花费了大量精力去理解和运算诸如开平方根、函数的计算等,他们中绝大部分人的一生也许都用不上这些技能,但他们却可能因为这方面的弱势而被忽略,甚至被歧视,从而对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而实际上,我们很难判断一个画家和一个数学家谁比谁更聪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长项和短板,不能因为某一项的欠缺而否定其他智能的存在。多元智能相信,只要我们教育方法得当,每个孩子的智力都能得到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有利的条件,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其潜能。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三、我们能做什么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过一个经典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随意地抽出一些学生的名字列成名单交给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