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童年枣阳市熊集镇中心小学 何志华书犹药也,善谈之可以医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孩子们而言,能够从小就体味到读书是一桩快乐的事情,从而终身享受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也就是社会、学校与家长所共同给予他们的最好的童年礼物。读书,是最美的姿态;读书,让我们更充实;读书,为精神打底蕴,为人生奠基。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好读之风古已有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引导孩子们加强课外阅读,完成相应年段的阅读量,让孩子们在书海中徜徉,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只要我们稍作调查,便不难发现,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笔者对某班调查:经常看课外书的占 26%,偶尔看的占 56%,从不看的占 18%。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全被电视剧占去了,有些学生甚至整天沉迷于电子游戏中。由此可见,大部分家庭在经济上已成为小康,但在文化水平上却相对滞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给学生一个书香飘逸的童年确实迫在眉睫。 国外有谚语云:“人是习惯的奴隶。”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的情况下,也能非常自觉、饶有兴趣地去读书、去学习、去交际。从人的一生来说,在校学习语文的时间和内容都是短暂而有限的,而在学校以外甚至是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学语文,则是终身所需。因此,从小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便是着眼学生一生的发展,让他们终身受益。笔者试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这个角度出发谈个人管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 杜甫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康彪也曾说:“文无他术,惟勤而多为之自工。”古代先哲精辟的论断,一针见血地指出勤读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从量化标准对学生提出勤读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0 万字。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呢? 1、让学生了解阅读重要性。 告诉小学生为什么要读书,通过给学生讲一些名人读书故事,了解阅读重要性。让学生交流读书收获,享受读书带来的好处,从而懂得书籍是智慧的翅膀,是快乐的源泉。 2、教给学生知道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 读书好,读好书。要让学生有选择地读,该读什么呢?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在这半个多学期中,每人都读了一本学校下发的优秀书籍。如《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