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2、在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在感知、猜想和验证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 教学难点:在理解 1 克和 1 千克的基础上,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盘秤、课件、2 分硬币、10 克/袋的米、100 克/袋的黄豆、500克/袋的食盐、1 千克/袋的沙子等其它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从逛超市开始(点课件)出示信息 师: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师:哦,原来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齐读一遍吧师:克通常还可以用字母 g 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 kg 表示(补充板书)2、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好,咱们就从 1 克有多重开始研究。二、新授1、感知 1 克有多重师;请同学们快速地从学具袋里拿出 2 分钱的硬币,闭上眼掂一掂,感觉怎么样?(板书:轻)师:1 个 2 分硬币约重 1 克,(板书:约重 1 克)小朋友们,快到学具袋里找一找有什么物品约重 1 克的?(学生找)师:你找到了什么?(说完整话)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是 1 克呢?(学生说)2、感知 1 千克有多重师:那 1 千克有多重呢?想知道吗?(提起学具)老师给每个活动小组准备了 1 千克的面条、1 袋 1 千克重的苹果、两袋合起来是 1 千克的盐。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掂一掂,感悟 1 千克有多重?掂完后,和同伴说一说 1 千克给你什么感受。(学生活动)汇报:板书:(重)拿起面条说:1 筒面条重 1 千克、1 袋苹果重 1 千克,几袋盐重 1 千克?(板书:贴盐)写上 1 千克3、克与千克的关系师;一袋盐有多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 500 克师:那 1 千克=( )克呢?你是怎么想的(填出)用字母表示是1kg=1000g(齐读一遍)三、认识秤1、师:(拿出数学书)如果要计量一本数学书的质量,你会用什么做单位?(克)一本数学书有多少克呢?请小朋友们先估一估,大约多少克?要知道数学书到底有多重,怎么办?(用秤称)2、出示秤:师:你见过哪几种秤?在哪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