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强调“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对学生要多提不足,让学生多遇挫折,学生的优点跑不掉,缺点就要多提醒。其实,人之初就体验痛苦,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这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极不利的。我们对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赏识,不要吝惜激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被赞赏的快乐,愉快地学习和成长。一、转变教育观念,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生成绩好,就能赢得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夸耀;成绩不好,就会受到老师的冷落,家长的责骂。这样的现象在今天还是比较普遍。然而,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虽然学生最终要接受国家的挑选,但我们不能把目光仅停留在学习成绩好、有望升学的学生身上。有些学生虽然没有条件优秀的学习成绩,但他们有纯朴、自然、踏实、进取或乐于助人的精神,这些都难能可贵。如果孩子们受到指责、冷遇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鼓励,极易产生厌学情绪,最终不仅成不了家长所期望的“材”,连做人的起码道德水准都达不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日益凸现,特别是推行素质教育以后,评价学生的标准再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业成绩,而应采用多元化标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的转变作为首要枢纽,指出“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在对学生评价时,评价的标准要多元化,评价的原则要多元化,评价的手段要多元化等”。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尺度,就会突出地反映出学生的个性差异,反映出学生在某一方面素质的优异性。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每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是突出的,这样的评价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受到鼓励,并体验到成功,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二、欣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传统的教育管理比较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指导,而现代教育更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关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20 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21 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 21 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 年。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成了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无所作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