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表学校天涯石小学逸景分校课题什么是周长教师姓名贾兴成学科(版本)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章节第五单元学时1 课时年级3 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图形或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建立周长的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周长的概念。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一周”“边线”,让学生经历“边线”“一周”——“一周的长度”——“周长”这一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概念。教学难点1、对周长概念的理解。2、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周长的概念。措施: 首先通过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什么是周长;然后又通过描一描,说一说,摸一摸等活动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最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现在的学生视野比较开阔,知识丰富,而且可以通过家长、书籍、网络等了解到一些数学知识:对“一边、一周”有所了解;城市的孩子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周长的认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学生对“边线”的认识有经验,但是要提升到周长的意义的理解,不是很容易的事。周长知识的运用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非常广泛。因此,理解并运用周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从“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加上我校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已经很出色,懂得怎样合理分工才能完成任务。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用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教学环节活动目标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一 、 创 设情 境 , 引入课题。感知树叶的周长,理解“一周”。1、情境导入每年我们学校都会举行运动会,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也想举办一场运动会,你们想去看看吗?比赛规则:谁爬过树叶的一周谁获胜!2、感知树叶的“一周”师:谁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