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题解 歌行体: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 代表作:《琵琶行》与《长恨歌》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关于琵琶 “ 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比”指“琴弦等列”。“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触人体相异。 汉代刘熙《释名 · 释乐器》说: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 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重庆著名微刻大师潘启慧2014 作品《琵琶行》,琵琶的金丝琴弦细如发丝。仅用肉眼看, 4根金丝琴弦显得很普通,但如果用超强放大镜,就能看清金丝上面所刻的《琵琶行》全篇诗句。,时期生活特点诗歌特点前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后期(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独善其身,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在人生前期。白居易主张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强调和继承我国《诗经》以来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 " 嘲风月,弄花草 " 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白居易在日本 对日本汉文学乃至日本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中国诗人,无疑是白居易 白居易一生创作了 3800 多作品,保存下来的作品也是唐代诗人中最多的。另外,白居易本人的经历曲折而丰富,其作品的取材范围涵盖了中唐社会的方方面面。当时的日本平安朝文坛崇尚汉诗文,每当文人相聚,大多吟诵汉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白居易诗歌通俗易懂,他对于意象、韵律、节奏与主题的把握,相对于巧玩律韵的杜甫与天马行空的李白而言,更贴近平安文人们的心理定位。 如《 琵琶行》对“夜”、“月”、“水”、“音”的审美与最后“哀”的那个结局,正是日本从古至今的贯彻的审美思想——“物哀”。白居易的诗歌行文中的每一个意象都与日本文人的“哀”的风雅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