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数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第 31~33 页例 1、例 2、和做一做相应练习。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很多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 100 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 100 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 100 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 100 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分析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 100 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 1、2、3 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 100 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 100 以内数的方法。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 100 以内的数,建立 100 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2.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法和学法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教具、学具准备给每位学生准备数量为 100 的物品。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展示 30 颗棒棒糖)。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为什么?生:猜测师:我想知道到底有几颗,怎么办?生:数一数师:谁愿意为我们数一数?生:师:通过数数,我们知道这里一共有 30 颗棒棒糖,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是 30 颗棒棒糖呢?请从杯子里数出 30 根小棒,然后动手、动脑想一想怎么清楚的让我们看出来就是 30。生:摆一摆,捆一捆等师:如果把这 30 颗棒棒糖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生:(动手)师:(巡视,指导)你是怎么摆的?生:先把小棒 10 根 10 根数出来,然后把数出来的 10 根小棒用皮筋捆成一捆放在桌子上。师:那这一捆小棒就是几根?生:10 根师:表示什么?生:表示 1 个十。师:说得真好,10 根一捆,一共有几捆?(3 捆)那就是几个十?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