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复习教学设计复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流利背诵课文。二、能力目标: 1、深入体会作者宽阔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能够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 复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熟练地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重点文言语句的理解赏析能力。 3、与同类文章比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方法:归类整理法、练习法、背诵法、比较法、教学设计思路及实施过程:一、引入本课学习楼,中华传统文化的建筑积淀。自古以来,多少诗文圣手,因登楼观景,感悟颇多,铸就千古名篇。唐代的王勃写下了《腾王阁序》,崔颢写下了《黄鹤楼》,宋代的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他的“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语早已成为我们同学与人交谈和作文中熟练运用的良言佳句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入世态度一度令我们景仰。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带着景仰之情重读《岳阳楼记》,重温范仲淹的旷达胸怀。二、明确复习方略1、文学常识、主题。 2、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 4、文意理解及拓展迁移。三、复习过程(一)复习文学常识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范文正公文集》,我们曾学过他的《渔家傲》。2、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被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二)、复习字词1、通假字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2、古今异义词1)、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 古义:写文章 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2)、去国怀乡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国 古义:国度 今义:国家3)、进亦忧,退亦忧进 古义:入朝为官 今义: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入,往里去 退 古义:退隐乡野 今义:向后移动,与“进”相对;离开,辞去等4)、沙鸥翔集集 古义:鸟停在树上 今义:聚集3、一词多义 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 不以物喜(因为)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它的,指岳阳楼)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的,指范仲淹自己) 越明年(第二) 春和景明(明媚)政通人和 (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