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所有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每班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活动既不反对,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一般,却不名落孙山。这样的学生,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也很难得到老师的批评,他们是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我班的张某某就是这样一位学生。有一次我根据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一个问题,点名让她回答。起初她不敢回答,我就鼓励她:“我相信你能回答出来,试一试吧,给自己一次机会。”她用心思考了一下,便镇定回答了出来,我说:“今天这节课,你表现最棒了。”同学们齐声为她喝彩。从那次以后,她找到了成功的感觉,找回了自信,对学习充满了极大的热情,用心学习,成绩很快赶上来了,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也积极参加了。可见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都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正如威廉。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热情成长的中学生更是如此。一 目标鼓励 目标代表个体的方向,具有导向、鼓励和凝聚的作用。面对农村中学学生,是让他们明白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让学生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健康人格方面的,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进步,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老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都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学生确立人生的理想,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为主,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向上的目的。还可向学生提出“每天小进步,每月大进步”的口号,激发学生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二 榜样鼓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先进的榜样,对学生的鼓励作用不可低估。他们崇敬的对象有生活在身边的人物,如父母、老师;有历史和生活环境以外的人物,他们对心目中所崇敬的人物会毫不怀疑地接受和仿效,并且作为学习、生活中仿效的榜样。尤其是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身正为范”,教师的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气。因此,教师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将促成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比如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天,认真对待每件事。”教师也应努力做到。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在学生中发现、树立各种进步典型,这样既是对进步学生的鼓励,也是对全体学生的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学习有榜样,努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对于后进生,教师与其埋怨、批评他们,不如给他们寻找相邻的“参照系”,让他们“跳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