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培训:课题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设计 金慧蓉 2009-9一、选题(一)选题的意义所谓选题,即挑选确定教育科研的课题。选题好,相当于课题成功的一半。教育科研的课题,就是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内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的题目,并且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内容和任务。课题即问题。有些问题可以成为课题,但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问题不一定就是课题,尤其是一些政策性的问题很难成为教师所研究的课题。但如文献性的、纯理论的、纯学术性的课题研究,离我们的实际很远,我们一般不予提倡。作为教师,主要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及与之密切有关的问题,教、较微观的层面。太大、太宏观,我们没有那种承受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一般有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类型。作为基层学校的教师所选择的课题,应基本属于应用性的(将理论同教育实践联系起来,开辟应用的途径,或将实践经验上升对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等)。 (二)选题三要素 选题,大致可以从需要性、新颖性、可行性等方面去考虑。所谓需要性,是指研究课题应根据教育实践的需要来选择,要求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现实意义,或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学术价值。所谓新颖性,是指属于新的问题、目前尚未有人研究过的问题、问题的新的角度,或者新的学校乃至新的区域作验证性的研究。所谓可行性,是指选择的课题应有研究的可能性。包括研究者自身的能力水平、智力性向、兴趣爱好,以及设施经费及环境条件等是否具备。如选择的课题是力所能及的,体会最深的小课题,涉及范围小、任务单纯,目标集中,容易出成果。有的课题开口小,但研究有深度,往往会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的价值并不比有些大课题低。(三)关于课题的来源,应该是十分广泛的,我这里列举几个方面:1、从教育教学中碰到了问题或遇到困难,在反思中确立课题(这种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又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任务的,才能成为研究课题)。 如某幼儿园老师,根据幼儿在家里很会说而幼儿园上课时不说不会说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可能是没有给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师引领作用未能起到,评判上也有问题,于是确立课题。又如:某老师在教幼儿时发现,入学后只会唧唧喳喳说个不停,但用一二句话说进行看图说却说不好,碰到这一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于是在课上作引导,1向幼儿:“不要说这么多!看谁能用 2-3 句话说完?”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比较好了。去阅读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