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陪伴孩子的成长--------读<<优秀是教出来的>>有感柳州市东环小学 黄达均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优秀是教出来的》,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在中国教育界,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个定义,那就是,什么是“优秀”。如果对优秀的界定都不清楚的话,又何谈如何“教”呢?如果是按照应试教育唯“分数论英雄”的说法,那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教优秀的。所以,首先,我们对优秀的定义应该是从多方面来评价孩子,有的孩子体育有特长,那这个孩子应该是优秀的;有的孩子美术有特长,那这个孩子也应该是优秀的······而不应该只以文化课的成绩来衡量学生是否优秀。多几把“优秀”的尺子衡量学生,“优秀”的学生才会更多的涌现。按照美国学者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的说法——人的聪明或智能有八种,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教师只有抓住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进行发展,这才谈得上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这也才是如何教出优秀孩子的前提条件。看完整本书,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爱心。这是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师都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爱心,就没有强劲的工作动力和正确的工作态度。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而人的灵魂,说得通俗些,就是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体体现。这些思想范畴的内容会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行为言语当中。而这种精神、思想的塑造,需要的是教师,用殷殷爱心,和学生搭建心灵交流的桥梁;用身体力行,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没有爱心,教师教育学生时的言语必定是没有感情而毫无说服力的,教师教育学生的行为也终将是没有人格魅力而流于形式的。有爱心的教师,她会如春雨润物,悄然声息中沁人心扉;有爱心的教师,她必像和煦春风,不知不觉中,暖人心脾。第二个关键词:细心。有人说过“思想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尤其是小学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思想和行为都还很稚嫩的孩子,这更要求我们要关注细节,从孩子的细节入手,从孩子的细节抓起。从孩子的个人卫生,如不留长指甲,到孩子的课堂习惯,如注意倾听、勤于思考、勇于发言······都需要我们老师一一注意,来不得半点懈怠。第三个关键词:恒心。俗话说“百年树木,十年树人”。育人是一件辛苦并且长期的事情,短则如初中、高中,需要三年,长的如小学,整整六年。这么长的时间里,老师和同学们朝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