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学案例与反思案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带来了两位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放录像:大裁缝教小裁缝做衣服,由于他们一拃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做出来的衣服的大小也不一样。大小裁缝一起提出问题“怎么会不一样呢?”)生 1: 因为他们的拃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做出来的衣服的大小也不一样。生 2: 用一样长的拃量。生 3: 都用师傅的拃量或都用徒弟的拃量。生 4: 可以用尺量。师:对,要统一测量的标准。我们可以用尺来量。二、探索实践,建构新知1. 认识尺。师:(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你还知道有什么样的尺?生 1: 米尺。生 2: 卷尺。生 3: 学生尺。生 4: 软尺。……师:我们平时量比较短的物品的长度时,一般用我们手中的学生尺,它是米尺的一部分。请你观察一下学生尺上有什么?生 1: 有 0、1、2、3……等数。师:这些数叫做刻度。生 2: 有一些线,而且有的长,有的短。师: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2. 认识厘米。师:相邻的两条最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在实物展台上用手在尺上比画)能从你的尺上找到 1 厘米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动手在尺上找,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师:你们是怎样找到 1 厘米的?生 1: 从 0~1 是 1 厘米。生 2: 从 1~2 也是 1 厘米。生 3: 从 3~4 也是。……生 4: 我发现靠在一起的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是 1 厘米。师:你的发现太棒了。在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长度是 1 厘米。生 5: 我还发现两个中等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也是 1 厘米。学生面露疑惑。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用两把尺进行演示)你的发现太神奇了。看来尺上有很多个 1 厘米。师: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没有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的?生 1: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 1 厘米。生 2: 我的小橡皮的长大约是 1 厘米。生 3: 老师发给我们的小纸条的宽大约是 1 厘米。师:你们的观察力非常敏锐。小纸条的宽正好是 1 厘米。我们一起用手比一下小纸条的宽。(师生一起动手比一比)这就是 1 厘米。(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在尺上找到 2 厘米、5 厘米。学生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在尺上找到了许多不同的 2 厘米和 5 厘米)师:你有什么发现?生 1: 有几个 1 厘米接起来就是几厘米。生 2: 从 0 到几这一段就是几厘米。生 3: 可以用减法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