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和宗法制──2011 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一) 【高考练兵】 一、选择题 1.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 ) A.封建制度的确立 B.实行分封制 C.行省制度的确立 D.郡县制的实行 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3.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4.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 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 C.扩展疆域 D.规定义务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 ① 缴纳田租 ②镇守疆土 ③派兵作战 ④朝觐述职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6.《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世代诸侯需由中央任命,诸侯国拱卫中央 C.东周时期这项制度随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 D.这项制度下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 7.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 ) ① 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居多 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 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 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先代贵族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④ 9.《论语·季氏》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世袭制 10.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11.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井田制的兴衰 12.西周实行宗法制,根本上是要( ) A.保证嫡长子一系的特权 B.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C.封邦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