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 20 8.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 问题是思考的开始”,问题的提出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的必要性,才有可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而对于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还亲身经历过,所以,当教师提出这些问题时,他们一定会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这样能起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经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的获得过程,掌握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会用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 .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的意义,知道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规定的合理性.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熟练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难20 × 20 点:负指数幂的条件及法则的正确运用.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请同学们回答如下问题,看哪位同学回答得快而且准确.( 1 )叙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2 )计算:① ② ③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m, n 都是正整数)教法说明:通过复习引起学生回忆,巩固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同时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提出问题,引出新知我国研制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108 次/秒,光计算机( 主要由光学运算器、光学存储器和光学控制器组成 ) 的运算速度是108 次/秒.光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银河”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多少倍? 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3 .导向深入,得出性质做一做(鼓励学生根据幂的意义和除法意义,独立得出结果)按乘方的意义和除法计算:( 1 )( 2 )( 3 )( 4 )探究:( 1 )若a≠0, a15÷a5 等于什么?20 × 20 ( 2 )通过上面的计算,对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把结论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公式分析与说明】提出问题:在运算过程当中,除数能否为0 ?学生回答:不能.(并说明理由)由此得出:同底数幂相除,底数.教师指出在我们所学知识范围内,公式中的 m、 n 为正整数,且m> n ,最后综合得出:一般地,这就是说,同底数幂相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