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VIP免费

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_第1页
1/12
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_第2页
2/12
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_第3页
3/12
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从字面意思上来看, “后现代主义”应该是和“现代主义” 对应的,而且应该是在 “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当然,这里的“后”有“之后”的意思,没有“现代主义”也就不会有“后现代主义”的说法,然而,这里“后”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思就是“相对”的意思,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的很多思想其实是针对现代主义来的,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为了创立一个理论, 为了创立一个主义而出现的,而是在现代主义的弊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有关专家考证, “后现代主义”一次最早出现于 1934年出版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 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如同很多的哲学、 心理学范畴的名词一样, 后现代主义推广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而且后现代主义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实际上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理解: 文学艺术上的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 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因为我们认为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虽然这句本身就是要被后现代主义所怀疑的),我们要讨论的是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后现代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前者包括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柯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新解释学;以美国哲学家奎因、 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 这种后现代主义否定物质与精神、 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拒斥本体论,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主张向统一性开战,取缔“深度模式”,宣扬所谓不可通约性、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性、零散化,最终陷入了以推崇主观性、内在性和相对性为特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就像尼采所说的 “存在的只是解释” 完全否认了客观的存在。后者主要是大卫· 格里芬的思想,他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 关爱世界,力图重建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对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哈桑把后现代主义概括为如下特征: 不确定性, 它包括多元论、反叛、随机性、分化、模糊和破裂;破碎性,包括对总体性的不信任;反正统性,对权威的挑战是其重要内容; 非我性, 抛弃将主体等同于实体的传统;内在性,反对超验性,强调心灵与语言的自生能力。 哈桑的这个定义基本综合了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理解。对于后现代主义有这么多零散的词汇来描述,对于我们的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来讲,最有影响力的方面在于: 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