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临沂实验中学神瑞艳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2.了解作者生平。 3.通过分析与雪有关的语句,理解张岱的精神世界。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与雪有关的语句,理解张岱的精神世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雪中情》。正如歌中所唱:一雪一世界。置身雪中,纵有无限情思也与这白茫茫世界浑然一体了。落雪有意,让我们踏一地雪走进清人张岱的精神世界。(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字注音:更()定毳()衣雾凇()沆()砀() 更( )有此人喃喃() 拏()一小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你认为本课重要的字词有(字音、字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2、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读出音长、读出节奏)四、疏通文意(一) 1、借助工具书与课下注释自主疏通。 2、小组讨论交流疑难点。 3、小组间疑难解答。(二)过关检测:1、解释下列词语: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雾凇沆砀:及下船: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焉得更有此人:2、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五、走进张岱的精神世界(一)落雪有意:默读主题丛书26 页《张岱雪意》 ,圈点勾画出文中与雪有关的语句,思考: 张岱是如何 “以雪喻物比人”的。(二)雪中痴情:学习《湖心亭看雪》1. 张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文中一个字概括。)“痴”2.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具绝”“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三)踏雪无痕: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语句,细细品味它的美,小组讨论交流:此段雪景描写有什么特点。“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 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运用白描手法, 由远及近写这些景物在大雪的笼罩下虚无缥缈,模糊微小,变成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四)雪鉴吾心:1. 张岱“痴”的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内心世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