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是家长最不放心、最为呵护的年龄阶段。每个家长开放日里,总会遇见一些比较“个性”的家长,他们往往会提出“出格”的要求来“为难”幼儿园。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遇到了这些困境该怎么办呢? 老师不能以某个家长的嗜好来改变原则,同时要有礼有节地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给予回绝,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同时,幼儿园要拿出专业的育儿技能,纠正家长错误的思想观念。幼儿是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环境中成长的,家长和老师是“共同哺育”幼儿成长的合作伙伴,需要默契配合。只有双方牵手协作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在处理由于幼儿园过错而引起家长不满的事情时,幼儿园要表示道歉、担当责任,再给予解释并加以矫正,以求得家长理解,这样家长比较容易接受。 对包办代替型家长加强开导包办代替型的教育方式,多是由于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担当养育重任,祖辈有“带不好孙子不好交代”的思想,往往出现对孩子溺爱骄纵、包办代替等过度呵护的行为。对于这种类型的家长,幼儿园要加强引导:该孩子干的事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干,孩子能干的事家长绝不能替他们干,包办代替容易使孩子听不进合理的建议意见,自私骄纵,甚至导致孩子能力发展滞后、自理自信缺失、抵抗力差等。对于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危害,幼儿园不妨直言告之。幼儿园还可以从园所制度管理上开导家长,用制度管理来减少频繁出入园所带来过度呵护的行为,让其明白幼儿进入园内班级后,家长不得随意进园进班,以减少对园所正常工作的妨碍。现在祖辈带孩子的越来越多,但也不乏理性冷静爱孙子的祖辈。幼儿园可召开祖辈专场家长会,通过经验交流、表扬成功做法、家园栏宣传等多种方式,弘扬好的思想和做法,增加其影响力,带动更多的祖辈家长效仿学习。 对寄托过望型家长注重理念引导寄托过望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望子成才心切,为孩子规划了人生目标,过早地赋予孩子学习和成才的压力,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背会多少唐诗、学会多少道算术题,从根本上忽略了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此,幼儿园要说服寄托过望型家长,不能把孩子的童年跟自己的童年相提并论,更不能动辄惩罚辱骂,扼杀幼儿最珍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大人”度量小孩只会强加给孩子超重的压力,不利孩子健康成长。在与家长交流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幼儿园要先肯定、赏识孩子的优点,肯定家长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对家长“超值过望”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