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县区经验材料VIP免费

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县区经验材料_第1页
1/2
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县区经验材料_第2页
2/2
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XX县区经验材料XX县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十分紧迫。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把培训作为劳务经济的发动机和倍增器,努力注入发展动力。今年以来,全县培训农民工4316人,培训合格率98%,转移就业率90%。一、统筹城乡培训资源,聚集培训促进就业合力一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纳入乡镇目标责任管理范畴,与乡镇中心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检查、同步考核。二是县城规划分设公办职业教育区和民办职业教育区,所需土地一律按公益性事业供地,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同等享受税费优惠政策。三是将培训机构建设列入发展劳务经济的长远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扶持培训机构改善办学条件,拓展培训范围,扩大培训规模。四是通过集中国债资金、职工教育经费附加、税费减免、争取国外政府或组织捐资等多种途径,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参与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县共投入职业技能培训硬件建设资金7000万元,有效改善了培训条件。五是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安排劳动、农业、科技、教育、扶贫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年投入300余万元,确保了参训农民职业培训补贴资金需求。二、构筑职业培训体系,激发培训促进就业活力一是乡镇事务所对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培训经历、就业愿望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在县一级建立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县劳动保障部门对乡镇和定点培训机构下达培训指标,指导开展生源对接和培训合作,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予以奖代补。二是建立以技工学校为主、定点培训机构为辅、部门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全县现有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12家,年培训能力超过6千人次。引导性培训由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技能培训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鼓励企业给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提供实习训练师资和设施。三是发挥公办培训机构"培训规模大、培训专业多、学员动手能力强、就业渠道广、对口就业率高、严格兑现培训补贴政策"的支撑、示范作用,引第1页共2页导各培训机构开展良性竞争。民办培训机构纷纷在电工电子、机械加工、汽车驾驶等专业领域形成特色,发展态势良好。三、严把培训重点环节,内化培训机构发展动力一是制定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和管理细则。坚持定点机构专业制、定点审批公示制、培训开班申报制、培训统计台帐制、培训进度季报制、培训过程督查制、培训结果验收制,保证培训工作不走过场。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四统一:统一挂牌、统一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建立6项培训管理制度、统一建立5种统计报表和6种管理台帐,一月一碰头、一季一总结。二是严把技能鉴定关。组织培训合格的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今年以来,通过考核鉴定的人数达4094名。三是严把就业安置关。作好三种合同的签订工作,即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签订用工合同,培训机构与学员签订培训就业合同,学员就业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四是建立培训机构认定、考核和退出机制。20XX年初,我县对就业效果较差的计算机操作专业在5个定点培训机构重新进行公开招标,在不降低培训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培训补贴141元/人次,有4个培训机构退出了计算机培训专业。四、创新培训模式,强化农民工的技能就业能力我县部分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发挥办学体制优势,在外地建立了自己的就业协作网络,对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的培训机构与县扶贫办联合开展扶贫培训,因人、因企确定培训工种、培训内容,着力开展特色培训和基本素质培训,达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组、影响一片的效果,受到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还有的培训机构与县残疾人协会联合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学员463人全部转移就业,受到残疾人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县区经验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